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高清

主演:梶裕贵

类型:剧场版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线路Y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线路E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线路J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线路JJ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2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3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4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5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6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3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4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5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6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7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8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19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依托答辩

那些说神作的人我只想问问你们,艾伦干这些事是为了什么呢,什么目的呢,他把矛盾激化到最大程度发动地鸣是为了什么呢?因为自己看到了未来于是选择坚定的执行下去是吧,他操控巨人吃了它妈妈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坚定执行这个剧本杀角色是吧😅你为了艾尔迪亚人做了什么呢?干死外面百分之八十的人,彻底把艾尔迪亚人推向战犯席最后被杀绝是吧。然后人家自己还出来解释了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这么做🤣

正常剧的烂尾也就是主角团降智,人设崩塌,结局平庸,但最后主角他总归是有什么不得不做的目地吧,艾伦这个逼呢,一问三不知,剧本这么写的,你就这么干,那给你超能力是干啥呢,你不去改变你搁这沉浸式体验。马莱篇把巨人整个提升了一个高度,然后你没有把主旨放在种族矛盾拯救世界上,你最后整了个活告诉大家我根本就没想这么高深的层次,我就是想灭世,你塑造的艾伦的成长其实是他搁哪玩剧本杀背台词呢,实际上他还是那个沙陛,最后一话干碎前面全部的,我第一次见,真的是神作😋

 2 ) 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进击的巨人》(下)

前言——谈谈“烂尾”

能和这部作品在一个时代,能阅读以及在连载期间阅读《进击的巨人》,以及写一些对这部作品的记录本身,都让我感到非常幸运及幸福。

但是这篇,至少是没动力写,写了也是不太想发的。

一方面,对我没有任何收益。

另一方面,因为这不可避免的,要与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接触。

当然,这也是作品主体内容和作者本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出于对作品的尊重,还是写了发了,毕竟上篇文字还是比较片面,降低了作品的水准。

写给作品,和极少数能看到和真正能欣赏这部作品的人。

《进击的巨人》烂尾了吗?

“烂尾”了,从第一话开始就“烂”了。

在上篇文字中我有写,99%以上的读者从来都不知道这部作品在写什么。

相信很多人读到这句话会觉得你真能装逼。

但那已经是我出于结识可爱的人的友善。

这次说点直接的。

在整个进击的巨人连载期间,在我接触进击的巨人中文社区的这近十年。

我只见过三个人,是他/她发表观点我愿意去看的。

除此之外,我几乎没见过,一位读者,有理解这部作品的,1%。

基本上在三句话之内我就可以判断这一点,你言论背后的视野、认知、逻辑。

这意味着,他可能是一个社区里的大神,但是从来连起跑线在哪,都不知道。

这不意味着,他所有的理解都是错的。

而是,他不可能意识到,他距离这部作品的终点,有多遥远。

因此,他才会指指点点。

是结局才无法理解吗?

不是,从第一话开始,就错过了无数个细节。从而从来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中文社区最喜欢讨论的是,什么反战左翼右翼、哲学。

我们需要承认及尊重,每个人都有阅读视角的自由,但是作品真的没有在写这些东西。

而且那些也不是高端、深刻的东西。

战争、反战是有涉及一些,但那是表面,不是本质,它背后的人际关系才是。

你在最后还在关注艾伦有什么计划、阿尔敏有什么计划、三笠没深度,是因为在很早很早之前,你和作品就走了岔路。

回头可以翻一下,

你知道第一话就交代了艾伦的自由观,交代了艾伦和阿尔敏前往墙外初衷的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吗?

你知道第二话就引入了作品的主题之一,选择吗?

你读不出来,不是你读的不仔细,而是你的人生、认知里没有那些东西。

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还在读高中的时候,读完《围城》,给一些同学传阅。

至今还记得一些反馈,比如,前面挺有趣,后面就没意思了。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有方鸿渐和唐晓芙谈恋爱的部分,它的描写就是初恋的感觉。

而后半部分涉及到了婚姻和工作,高中生自然就不感冒了。

所以,这里是想说,

并没有批判“读不懂”,这本身就是任何一个人的常态。

能让你在不同人生阶段拥有不同感受的才是难得的作品。

如果你只是刚刚看了动画、翻了漫画,那么这篇文字我不建议你继续读下去,

你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曲折,也许走了岔路,但也有美妙的风景。

写作,是人生的记录;

阅读,是人生的延展。

《进击的巨人》,是你用你的人生去读的。

因为作品从头到尾都在写人生,亲子关系、人生的选择、内在和外部的矛盾、自由、生命的意义,等等等等……

当然,回过头来,1%,这本身是很片面和偏激的。

一方面,我本身就不怎么关注社区,样本较小,最近几年连别人分享过来的都未必会打开,一定会有一些还不错的内容,只是我没看到。

另一方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这不容亵渎,包括作者,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可以。

但是,基于我对作品的了解,我还是可以明确的说,作者,远比我更了解这一点(1%)

那么,为什么作者面对那些无知的抨击,始终只是表达,作为一个创作者,没有令大家满意,他感到抱歉呢?

四个原因——

1.他知道,除了跟风落井下石的真正卑劣的人,即使你再猛烈的抨击,也是由于,你为这部作品投入了感情

2.由于作者的人格,作者是一个极其谦逊的人,他根本不会像我这样使用上面的词语和口吻对抗

3.一个创作者的职业道德,对自己作品和读者的尊重。把阅读的乐趣留给读者,他不会轻易下台说明

4.这部作品的部分主题本身,就涉及了这里,如果你能读懂这篇文字,它会告诉你答案。

回到这篇文字,相对上篇,这篇绝大部分会直接引用aspoonofsugar的分享,因为我不可能表达的比她更好,反而会错失微妙。

有她的分享也是一段快乐时光,令我阅读这部作品的旅程更加美妙。

上篇文字主要谈了三位主角的成长过程,这篇会主要谈论三位在主题上的定位。

一个友善的提醒,对某些读者来说,或是年龄上的年轻,或是阅历上的,读懂这篇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不难的,但是理解每一个细节是有一些难的,它可能需要你反复翻阅,充分理解甚至可能以年来记单位。这不取决于你的智力,取决于你的阅历认知。

毕竟,阅读,是人生的延展。

当然理解也不是必须的,毕竟一个人即便从来没听说这部作品,也能抵达自由。

另外,我无法代表作者,沿用了这个标题是由于我只会留下这两篇文字,下面是真正的标题。

如果你觉得它写得好,那也只是由于它把作品的内容转化成了更直白的言语,而且仅仅是转化了一部分。

你觉得写的不好,也很正常,毕竟我不如aspoonofsugar,更远不如作者本人,从目前的认知来看,我现在都觉得上一篇写的很糟糕。

认识我的也都知道,我时常表达,惭愧于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发现及表达这部作品的美。

如果你没有阅读过上篇文字,那么你需要在这里打住,在我的个人主页里翻阅上篇文字。

因为这篇文字的阅读建立在对这部作品的主题和角色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认识之上。

如果你读过,我也建议你重新翻阅,这建立在我对读者的综合判断。

两篇文字有出入的,以这篇文字为准,不会修改了。

正文——《朝着那座山丘上的树》

从最终话,从阿尔敏开始。

阿尔敏——未来故事的英雄

艾伦曾两次表示,阿尔敏是拯救人类的人。

然而,真正解决冲突的人不是他,而是三笠。

不仅如此,人类仍然没有得到拯救。

那么,阿尔敏是否像艾伦一样,没有实现大家的希望?英雄的角色对他来说太过沉重了吗?

并非如此。

阿尔敏是英雄,但不是这个故事的英雄,而是我们没有被告知的未来故事的英雄。

讽刺的是,最后一章才是他真正进入角色的地方,这个角色自埃尔文死后就已经预示了,而韩吉的选择也巩固了这个角色。

阿尔敏是为了引导其他人,但不仅仅是在最后的战斗中(他的作用在其中仍然是关键)。

他是为了引导世界走向更好的未来。

换句话说,他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新荷洛斯。

不过,荷洛斯体现了体力和战争能力,而阿尔敏则体现了它的反面。

阿尔敏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化解冲突的人,这不是偶然的。不仅如此,这两次他都为被他人视为怪物的人的人性而争辩

阿尔敏将成为解决帕拉迪岛和世界之间冲突的英雄,特别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怪物”背后的美。这就是他与艾伦最后一次对话的意义。

在整个过程中,阿尔敏一直在问艾伦,他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只是为了他所爱的人的利益。他一直在想艾伦是否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并要求他寻找另一条路,如果他真的想活下去。

艾伦的回答是向他展示地鸣的恐怖,并承认他的一部分真的想这么做。

艾伦想要,"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全新的土地"。

这里的重点是,

与阿尔敏在和艾伦交谈时欣赏的所有美好事物相比,这一宣言是极其悲惨的。

它揭示了在艾伦冷酷的外表下,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地鸣 "本身,取代了这两个朋友不久前还在的大海,这是最重要的。

大海是他们的梦想,是自由的象征。然而,在艾伦心中,这个梦想却破灭了,变成了地鸣的荒凉。更可悲的是,这就是艾伦最终看到的风景,并将其与自由联系起来。

然而,即使在这样一个废墟般的风景中,也不过是艾伦心灵的废墟...... 阿尔敏仍然能够看到一些人性的影子。

他看到了海螺,那是他们童年梦想的象征。这是这个艾伦所追寻的地狱般的风景中的一抹亮色。

阿尔敏听着艾伦的绝望和悲伤。他理解他是多么的破碎,并让他恢复一些人性。

这就是阿尔敏感谢艾伦的原因。他不是为 "地鸣 "感谢他......

老实说,他甚至没有因为 "他的心在正确的地方 "感谢他

艾伦只是被告知并非如此。

阿尔敏感谢艾伦是因为艾伦需要它,他需要被理解,需要他的痛苦得到承认。

这就是为什么艾伦听到这句话后,从一个仿佛只留下肉体的躯壳,转为动容。

艾伦上面都在说的是,自己不可被原谅,自己就是个怪物,而阿尔敏回答说他不是。他只是一个人。

这里讽刺的是,在作品初期,艾伦是多次被他人视为怪物的人,当时他想要证明他不是,他是个人……

因此,阿尔敏在某种意义上是新的荷洛斯,但也是他的反面,我们在结局中也看到了这一点。

荷洛斯和戴巴家族几代人都在撒谎,而阿尔敏则想立即说出真相。

联盟去找帕拉迪岛是为了衬托戴巴去找雷贝里欧。

戴巴是在世界局势已经急转直下,无法避免悲剧发生后才宣布的。

此外,戴巴的讲话是为了引发战争。阿尔敏想公开讲述自己的故事,试图建立一些稳定的和平,让世界再次团结起来。

阿尔敏是一个将超越墙壁的人,将引导人类走向艾伦无法看到的未来。

墙壁,是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障碍。

之所以阿尔敏可以,是因为阿尔敏总是能看到艾伦看不到的东西。

三笠:一个来自两个套路的人

三笠对我来说很有趣,因为它结合了两个相反的套路,创造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色。

一方面,三笠解构了 "恋爱角色 "的概念。另一方面,她颠覆了 "不需要男人的女强人 "的原型。

三笠的发展是关于她对艾伦的感情。然而,与其他(少年)女主角不同,她的性格弧线是故事主要情节的核心,以至于她是结束冲突的人。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描绘三笠的这个梦,为什么它很重要——

三笠想逃回她的 "家",看到了另一个现实,一个她和艾伦逃离战争和马莱的梦。

他们在一起,但事情并不完美。

为什么三笠不能待在那里,但为什么,她仍然在那里做了一个 "漫长的梦",这一点很重要?

三笠的缺陷一直都在于她对艾伦的感情。让我们强调一下,这不是她对他的感情,而是在于他们

不仅如此,她的缺陷有两层。

a) 这个缺陷的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缺陷是,三笠过度依恋艾伦,以至于她最初将自己是谁与他联系在一起。

b) 这一缺陷的第二个方面是,尽管三笠的感情是显而易见的,但她自己却没有真正认识这些感情。

她总是回到她的童年,回到艾伦如何救了她。当艾伦直接问她为什么关心她时,她无法向他传达她的情感。

简而言之,三笠要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必须做的是接受她对艾伦的感情,但也不能被其所定义

这就是为什么她的 "梦 "是重要的。

她充实到另一个现实中,在那里她已经解决了她的主要遗憾。

她已经设法向艾伦传达了她的感受。不仅如此,她还说服了他放弃了地鸣,和她一起逃走,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平地生活。

这具体是三笠最初的梦想。从小到大,三笠一直希望能与艾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只要在他身边就很幸福,并曾希望这对艾伦来说也是足够的

然而,三笠意识到她无法真正拯救艾伦。

她不能把他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也不能把他从自我憎恨中拯救出来。

不管是地鸣还是逃亡。无论怎样选择,艾伦都会在自我憎恨中失去自我。这就是他问三笠的原因。

这也是他问露易丝同样问题的原因。

这不是因为他讨厌三笠,也不是因为要让三笠在没有他的世界里好好活下去,而是因为他讨厌自己。艾伦恨自己,因为他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选择。

他被推到一个没有好选择的境地,但故事的主题一直是这样。

它是关于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并且不后悔

尽管如此,艾伦还是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在主线故事中是这样,在三笠的梦中也是这样。

然而,三笠却能够选择。而她的选择与艾伦的要求恰恰相反。

她选择接受她对他的感情,并永远记住它。

但是,她也选择不让自己被它所定义。不让自己被他所定义。

她向自己证明,她不是奴隶,做出了与艾伦希望她做的相反的选择。

艾伦会希望她让自己忘记,活在梦中,就像他向希斯特利亚提议的那样。

也像他自己所做的那样。

不过,三笠还是选择了醒来。如果她从小就有这个梦,她可能会选择它而不是现实。不过,由于艾伦本人的原因,她已经长大了,这个梦对她来说已经太小了。

三笠不能无视这个世界。她在这一章的开头,看到人们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尽管如此,艾伦自己的存在还是威胁到了这些团聚,所以她选择牺牲自己最爱的人去拯救其他人

然而,她仍然爱着艾伦,这种矛盾在最后的吻中得到了强调。

这个吻有两个主题的含义。

它表明,无论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三笠都不得不放弃艾伦。她必须和他说再见

虽然如此,她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感情。然而,她也比他们更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无法真正为艾伦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最终三笠无法在两个现实中拯救他。

这是因为从一开始,拯救自己是艾伦的选择,他要尝试做出不同的选择。

两个现实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并不是说不同的未来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另一种方式是可能的。这个梦境/另一种现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毕竟,三笠可以选择与他不同的方式。

尽管如此,一段关系的命运并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它是由两个人的选择决定的。

三笠的不同选择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然而,她一个人的选择并不能拯救帕拉迪岛,也不能拯救艾伦。

她可以改变他的轨迹,但最终无法修复他的缺陷。

那是只有艾伦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三笠、艾伦和阿尔敏做出另一种选择,也许另一种未来是可能的,也许不是。然而,这个梦境所传达的是命运和选择之间的细微差别。

艾伦的自我憎恨和悲剧对三笠来说就像是命运,因为这是她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也许艾伦可以。

尽管如此,三笠能做的是做出具体的选择来面对这个命运。

三笠能够阻止艾伦,但她不能解决整个冲突。同样,她也不能让她对艾伦的感情妨碍她需要为这个世界做的事情。

她在故事的最后杀死了艾伦,但这一行为并不是由于她讨厌或拒绝对艾伦的感情,从而产生变化的顶点。情况是恰恰相反的。她是在能够肯定自己对艾伦的感情的时候,杀了艾伦。

三笠也并没有把自己从艾伦那里 "解放 "出来。情况也是恰恰相反的。

艾伦谈到三笠有必要从他那里解放出来。

然而,三笠的回答是,如果 "自由 "意味着,她必须在没有纽带和联系的情况下生活,那么这是不值得的。

这是她的选择,这也是她最终得到真正自由的原因。

这是因为她学会了与她的感情一起生活。

最后,她的整个发展都与悲伤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些思索提供了一个丰富主题的视野——

悲伤是一种和生与死交织在一起的情感状态。它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并以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让他们活着。它是愿意继续生活下去,为自己的生命和那些已经不在这里的人的生命赋予意义。比如三笠的父母、她的战友和她爱的男孩。

谏山将无法吐露对主人公的感情的女性化女孩和比男人更会打架的阳刚女人结合起来。结果是这样一个有深度的角色,感觉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艾伦:一个由情节设计构成的主角

我喜欢艾伦(又称主人公)最后被揭示为不过是一个情节设计。

解放尤弥尔的不是他的选择,而是三笠的选择。

他无法真正看到帕拉迪斯岛重新融入世界的未来,但阿尔敏可以。

总而言之,艾伦完全颠覆了他父亲的话的含义。

格里沙的话是不完整的,单独的。为了使它们被理解,也需要卡露拉的话语。

这就是主题。

然而,艾伦以相反的方式解释格里沙的说法。

他认为自由是一种特别的东西......这种东西要么是与生俱来的,如阿尔敏。

或者必须为之奋斗,像三笠。

艾伦自己也在这两种想法之间翻来覆去地看待自己。他要么生来自由,要么将通过战斗抵达自己的自由。他要么是特别的,要么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

他不能真正接受他和其他人一样,这就是他的自由。

这是因为自由实际上真的很难。它是关于做出困难的选择,其后果是无法预测的。它是关于在你选择某些的那一刻你牺牲了一些东西。

而艾伦选择相信自由是某种特殊的品质。他认为它是完全没有界限的,是没有限制的。

好吧,"坐标 "是世界上与艾伦的自由观念最相似的东西,它实际上是可怕的。

当涉及到时间和空间时,艾伦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界限的。然而,这只能使他成为一个奴隶。

从元叙事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也很有趣,尤其是我认为谏山曾经评论说艾伦是故事的奴隶。

嗯,这句话完美地传达了艾伦作为一个角色的本质。

最后,他被赋予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用来做任何事情。

换句话说,艾伦本可以成为自己故事(人生)的作者......但最后他并不能真正做到。

他选择让贝尔托特离开,因为他不能死在那里。然而,这导致了卡露拉的死亡。

艾伦简直就是一个把自己写在角落里的作家,并不能真正想出一个他喜欢的故事。他是一个作家,在他自己的故事中成为一个情节设计,以便其他人可以选择他的立场并解决冲突。

有趣的是,我们读者最后也被要求作出选择,以便我们也能获得自由。

我们必须选择如何阅读艾伦,他是建立在矛盾之上的。

他真的是为了他的朋友才这么做的吗?

还是因为他想这样做?

我们会选择残酷还是美丽?或者我们能以某种方式选择两者?

自由

我喜欢这段记忆完美地概括了EMA的整个动态。

艾伦是提出比赛想法的人。他领导其他人,他对比赛的想法是与竞争相关的。他想赢,想向胜利迈进。

三笠很容易获胜,但她留在艾伦身后,因为她想要的是在他身边。

阿尔敏在他们身后,但他仍在享受自己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下午。

"不知为何我这么想着…,我是为了在这里…三个人一起赛跑才会出生的…"

比赛就是 "生活",EMA的每个人的行为都反映了他们的理念和目标。

特别有趣的是,阿尔敏和艾伦的是反义词。

一方面,艾伦只想着要赢。这场比赛不必是一场竞争,但艾伦把它变成了一场竞争。

另一方面,阿尔敏输了,但他仍然非常喜欢那个时刻,以至于他认为与朋友们一起输掉比赛的简单一天也值得活着。

当人们想到这一点时,这很有趣。

艾伦在看到阿尔敏的眼睛时意识到自己并不自由。 从这段对话来看,自由似乎是拥有驱动你的东西。梦想给了人们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变得活跃和自由。

后来艾伦也这么说。

艾伦说阿尔敏比他好,因为他有的不仅仅是仇恨,而艾伦只专注于复仇。因此,看来这不仅仅是有一个目标的问题。它也是关于一个人有哪种目标。

然而,在作品走到 “赛跑” 后,答案更接近,而且略有不同。艾伦误解了自由是什么。他把它看作是一个目标,一个目的,一个驱动他的东西。他把它看作是要达到的东西,这将使他充分和完整。然而,他还是错了。

自由并非如此,

自由,就是生命(生活)本身,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不是终点线,它只是在与朋友跑步时看到一片叶子并感到惊奇的能力。

主要的主题一直是这个。

不仅有卡露拉、格里沙、阿尔敏的正面描绘,作品也通过塑造了阿妮、吉克,这些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的人,去反衬这个主题。

从第一话开始,艾伦一直在寻找的自由就是 ,"活着"。然而,艾伦直到最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已经多次非常接近它,他甚至是那个在某一时刻陈述这个主题的人。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想法,甚至在最后一章也没有。

不仅没有,他还是那个频频把“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挂在嘴边的人。但是最后,他恨自己,他无法接受这个他来到的世界,他想要消失,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格里沙的话与艾伦说他想毁灭人类的话重叠在一起,却意味着两件不同的事情。

1)艾伦的自由观念与没有限制的观念无可救药地交织在一起:

羁绊和其他人是限制,所以他们必须被摧毁。它们妨碍了一个人的个人愿望。

艾伦生来自由,所以他必须肯定这种自由的所有残酷性和暴力。

2)格里沙的声明和艾伦的声明是要并列的。

艾伦对自由的看法就是上面的那一种。他必须能够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来证明他是自由的。

相反,格里沙想表达的是,艾伦不需要做任何特别的事情来获得自由。

自由不是必须被证明或达到的东西。自由就在每一次呼吸之中。

生活本身带来了选择。做出这些选择,接受选择的结果,就是自由。

生活本身带来了矛盾。调和这些矛盾,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就是自由。

然而,艾伦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他声称他没有选择。

他无法正确决定他启动地鸣是为了拯救他的朋友,还是因为他想毁灭人类。

最后,他甚至无法决定自己是想活还是想死:

艾伦无法选择。无法调和这个世界的美丽和残酷。

这就是为什么他体现了反主题的说法。他无法为自己赋予意义,也无法选择他想成为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真正要为他做决定的是其他人,三笠。

有些人将选择美丽:

有些人将选择残酷:

艾伦自己无法选择。

相反,三笠和阿尔敏体现了真正的主题:

是三笠解放了尤弥尔。她只是做了一个选择,让尤弥尔知道,一个人可以爱别人而不做奴隶。

是阿尔敏要超越墙,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进击的巨人》的两个主要冲突体现了处理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极端方式。

1.尤弥尔想爱弗里茨王,但她只能以奴隶的身份去爱。

2.艾尔迪亚人和马莱人(以及一般的人类)互相憎恨,并筑起围墙将对方隔离。

第一个是内部和个人的冲突。第二个是外部的和广泛的

第一个是关于不肯定自己的自由意志。第二个是关于不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

这两个内在和外部的冲突也决定了,一个人存活于世能否真正取得自由。

三笠解决了第一个冲突。

阿尔敏正在努力解决第二个冲突:

艾伦不能解决任何冲突,因为他不能脆弱,所以他不能真正接受他人。即使是他深爱的人也不行。

相对的,他只能制造冲突——制造不自由。

作品曾在第69话通过乌利发问,是什么,让我们成为朋友的?是暴力吗?

乌利和凯尼都没有得到答案。

凯尼的暴力制造了矛盾双方接触的机会,乌利的暴力制造了沟通的机会。

而答案是,凯尼最后都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乌利让凯尼看到了,怪物背后的美。

他不是一个怪物。

由于在连载到看海时,就经常向身边人表达,69话是作品的核心。

所以看到作品结局时同步刊登了69话的彩页版,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微笑。

不仅是乌利和凯尼,这也是士兵组和战士组,战士组和马莱长官如马迦特,贾碧和收容区的看守和卡亚和尼柯洛等等等等化解冲突的原因。

但是艾伦不能,他必须展示他怪物的一面,因为他要肯定他的自由。

故事中的墙和壁垒,实际是象征着社会分裂、人与人之间的障碍、精神偏见。

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是能够克服自己内心障碍的人。作为一个孩子,艾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然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阿尔敏成为他与外界的联系(就像三笠是艾伦与他更善良和更脆弱的一面的联系)。他告诉艾伦,世界比他大,而且还有艾伦自己以外的东西。

整部作品基本上都是艾伦试图接受这一现实的过程。他试图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这样他就能感觉到完整。然而,当他发现的世界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他又不能真正吸收它时,他就跑回了他的小童年世界。

基本上,艾伦的故事是一个孩子未能长大的故事。他也尝试过,他甚至在一开始就希望如此。在许多时候,他接近于此,但最后他拒绝了。

这是因为艾伦的一部分认为,长大意味着他将变得更强大,更自由地做他想做的事。事实证明,情况更为复杂。

因为成长意味着要接受损失和妥协它还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人更加亲密,也意味着要保护未来的世代。

艾伦没有做到这一切。他拒绝任何妥协,他把别人推开,并杀死了孩子。还要注意的是,阿尔敏反而做到了以上所有的事情。他试图寻求妥协,接受他人,向阿妮承认自己的感情。

自由意味着按照自己的决定生活。简而言之,这意味着要像利威尔在巨木之森中所说的那样做。

"做出一个你不会后悔的选择"

它意味着接受你可能是错的,但仍然选择,但仍然生活。

艾伦利用进击的巨人来改变过去和对特定未来的设想,以避免想象不同可能性的挣扎。

艾伦无法接受自己的决定,所以他对自己撒谎,用他的孩子的另一个身份逃跑。

阿尔敏也像艾伦一样,回想自己的童年。然而,他这样做是为了接受这个复杂的世界。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样简单的事情给了生命本身的价值。而这些人际关系即使在残酷的世界中也能找到。

阿尔敏不是因为他有一个梦想而自由(或者至少比艾伦 "自由")。他有一个梦想是因为他首先是自由的。他一直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感受到这一点。

总之,自由在于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活本身的限制。无法做到这一点,无法调和对立面......无法面对复杂性,意味着一个人什么都不是,只是生活的奴隶。

OK,到了这里。再去说这部作品有多好已经没有意义。

我相信,如果一个读者但凡真的理解了这部作品的哪怕仅仅是主题,他的人生会走的更加和谐,更接近幸福和自由。

最后,用aspoonofsugar的文字(译)作为阅读这部作品的结尾,这是一段美丽到令人流泪的文字,它简短、凝练的概括了这部作品的主题

通往山上之树的道路

故事在山上的树下开始,也在山上的树下结束。

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要的不是那棵树,而是通往它的道路。原因是,这条路,就是生命本身。

树是起点(出生)和终点(死亡)。它是每个人开始的地方,也是每个人结束的地方。

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不仅如此,从它出发和到达它的道路是严酷的,充满了障碍。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拥有他想要的一切,而且很可能会遭受痛苦。尽管如此,这仍是一个值得一走的旅程。

毕竟。

我们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3 ) 愿我们都能走出内心的森林

寥寥数笔难以表达对巨人的感情,就简单的说说我注意到的几个点吧 1. 地鸣时候的艾伦以小孩子的样子出现,可能是说艾伦放弃思考,回到了最初只想追逐自由的时期,可见发动全面地鸣这个举措是很幼稚的,非正义的,像是小孩子的胡闹,此时的艾伦被内心潜藏的破坏与杀戮欲望支撑着,他也的确累了吧,只想按照未来的记忆把仪式完成,其他的就不管不顾了 2. 亚妮放弃了战斗,是因为他本来就和莱纳他们不一样,只是为了回到故乡和父亲团聚,自始至终她只有这一个信念,她冷酷残忍,屠杀了很多调查兵团的人,我想可能来自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教育和思想灌输吧,实际上她是很坦诚的,说话也都是直言不讳,从没说过拯救世界之类的话,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哎,都是战争的罪孽,尽管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她,但还是对这个角色不太喜欢,也许是第一季中给大家的印象太深了吧 3. 韩吉赴死很悲壮,作为一个巨人学家,她本可以专心科研的,然而调查兵团的重担让她一直苦苦寻找拯救帕拉迪岛的方法,回想第三季中韩吉和萨内斯的对话,很有感触,对巨人纯粹热爱的韩吉却要替代萨内斯的角色,背负使命不得不对曾经的战友刀刃相向,果然这种角色都是轮流担任的,萨内斯忠诚于王室,韩吉忠诚于调查兵团牺牲的战友们和身为团长的责任,不过韩吉相比萨内斯多了一种坦然和乐观,即便是救世这种渺茫的事,仍然义无反顾,尽管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让艾伦满意的方案,不过韩吉已经做了能做到的一切了,也没有遗憾了,一路走好,韩吉桑

期待秋天再会
🌲

 4 ) 自由你妈呢自由个没完?你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全人类的痛苦之上? | 谏山创想创造并传达一种“赎罪无用”的氛围,看他多成功啊

谏山创肯定是有想给战争后的一些行为洗白的嫌疑,我不否认巨人是一部反战作品,因为从墙内的秘密被揭开后,有很多篇幅是在传达战争的残酷。(这可以看作是这部作品反战成立的地方。)但我也同样不否认里面想传达的其他思想。谏山创到后面一直在传达一个思想,有罪的后代,这份罪恶感是不是要被延续? 从萨沙在村庄里救的那个小女孩那段就已经开始了,看得出来谏山创是有多想忘掉这些“侵略的历史”。他那套强盗逻辑通俗点讲,就是犯下的过错已经犯下了,竟然无法赎罪,那就选择不赎罪。甚至于说,马莱大陆的艾尔迪亚人原型是其实是他在嘲讽二战后的德国。现实生活正是德国正视历史,日本当做没发生,而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赎罪的德国遭受的苦难要比日本多得多,好像蔑视从前的一切错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日本人对战争的看法还真是和帕岛一致哈。) 事实呢?

他让马莱大陆艾尔迪亚人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像犹太人,但实际上遭受的苦难也都能对应到战争刚结束在赎罪的德国人。荣誉马莱人更像是暗指德国,荣誉马莱人的条件,一是为马莱创造价值,二是真正认清自己的地位并且赎罪;二战后虽说民族遭受了灭顶打击,但德国花了不到20年就重建了柏林,恢复了国家水平,迅速发展在欧洲的经济,且真正的面对先祖的罪行,那在所有欧洲诸国眼里,他们不就是荣誉欧洲人吗。而犹太人的复辟行动更是轰轰烈烈持续了2500多年,其中遭受的困苦也是有目共睹。谏山创在把两个战争中敌对的民族融合成一个受难者,告诉大家,战争中即便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迫害选高于另一个民族对这个民族的伤害,我们同样是受害者。

这里如果太过隐喻的话,最简单的就是想表达这点的地方就是,马莱元帅和兵长他们争论到底是谁的错,最后却各打五十大板,马莱和艾尔迪亚人都有错那里。

//movie.douban.com/review/15020036/ 可甚至于说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德国战败后,其他战胜国对德国造成的伤害时候,日本还是一副二皮脸样子供着个靖国神社,我无所谓,你随便骂,我不承认。因为我们也算是受害者。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自己那份惊世骇俗的言论开脱,不承认自己先祖的罪行,且让加害者率先当起受害者来。加害者当然同时可以是受害者,但不是抢在真正受害者之前。

就像电影《地雷区》一样,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孩被强行应征当兵,战争结束后却要去赎罪拆他们父辈埋下的地雷,他们真的有罪吗?不,他们是仇恨上升的受害者,可又要怎么跟这些战争中在德国手下幸存的人说,…“嘿,这些德国人其实也受害者……”这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反思的,但不是抢在真正受害者之前。

他在试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你不能只指责“艾尔迪亚人”,战争的发起者,这个世界的破坏者,我们所承受灾难的始作俑者,你要指责就指责所有人,因为所有人都是有罪的,早在“艾尔迪亚人”之前世界就有战争,要忏悔我们就一起忏悔,要赎罪就一起赎罪,要不然就我们是没罪的,我们也没必要赎罪。 想把道德上升到至高点,抛开所有层面去谴责原初之罪,可后面犯错的人哪一个不是有所选择,照这个想法,所有人都不用承担责任,只要我们犯错,就把这些错怪到生物诞生之初最开始变坏的细胞上去,没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需要创造一种赎罪无用论来取得观众的怜悯之心,好借机洗白加害者曾经犯下的错。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造就一副赎罪者会获得更凄惨下场的场景,印证自己的观点,即使赎罪了也无法善终,更何况我们“无罪”呢,让大家觉得: “看!我们都这样做了,我们是被逼的,我们不赎罪其实是有原因的。不论赎罪与否都是要受到迫害的!” 他所创造的马莱人的作死苛待赎罪者又是另外一种赎罪伦的极端形态。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要让人类在一条路上走死,而是像太极的阴阳调和。 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让一个真心赎罪之人赎到死,即便再冷酷的人心中总有温暖的地方,但总什么都没做,从未真正忏悔过,就自己先原谅自己了吧。这是什么刘鑫行为。

仇恨肯定没有必要被延续,但也不应该像他里面说的,这份罪恶与后代毫无关系从而被忘记;每个人都想好好生活那是当然的,但是苦难真的要被忘记吗?结合日本本身来说,罪恶不被承认就想着怎么能去忘记,去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混账行为。所有东西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逃回墙内始祖巨人篡改民众记忆又自以为是的赎罪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思想,想涤清已经犯下的错误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若无睹自身的罪行,然后让民众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因为无知,所以无罪,因为无罪,所以不用忏悔,王真是好一座活佛,自己把自己超度了;顶层的错误让所有人买单,还要洗脑群众借底层之口把脏水泼回受害者身上去。高呼——“我们真的无罪啊!”好一出可歌可泣的悲剧🤣,身为无罪的个体当然可以说自己无罪,可如果身为罪恶的整体还能这么说吗。 《景观社会》里有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不论一个人是是否知情、愿意、做出选择,他早已经成为了这其中的一部分。 这个体系有罪的,个体也会是有罪的,最终是需要有人来面对的。 明明放下仇恨和铭记苦难是不应该冲突的。苦难被忘记的话就是对生者和以往受害者最大的一种亵渎,仇恨不该被延续和苦难不该被忘记并不冲突,铭记这些历史的错事并不是亳无意义的赎罪,并不是无用,而是正确的看待这些事情,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苦难该被所有人铭记,然后不要再发生!正视历史才是拨乱反正的开始,正因为如此正确的思想教育才难能可贵。 谏山创试图把这两面对立,试图表面中庸,可骨子里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是如此幼稚。这种做法,我不能理解。所以结局才如此之烂,为了所谓的震撼人心搞极端让前后如此不隽永,那我只能说,谏山创你确实做到了。当初有多喜欢大概后来就有多失望吧。只觉得能为这种结局欢呼雀跃那才真的是大地恶魔。 关于艾伦,一个追寻自由的人从来没有自由过。除了高举“赎罪无用”论的大旗以外,谏山创最喜欢拿自由包裹一切艾伦的行为。我让人吃妈——因为我想要自由,我要种族灭绝——因为我想要自由,我要搞到自己众叛亲离——因为我想要自由。自由这个词在谏山创这里太好用了,因为可以提供无限的解读,所以他也就不用费心思再琢磨艾伦究竟背后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不论怎么样一句自由带过,剩下的你们观众自己全武行擂台pk去吧。高呼那么多虚无缥缈的自由结果到最后最想要的还不是三笠的感情,甚至于可以爆出来一句“这种事情不要啊!”这种旷世金句。 有些事情不是不可以做,或许身为一个人类真的人们是不屑、人们不想、人们不愿,人们不能。不是什么事情套上自由的外衣都可以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自由不是光靠嘴上说说的,会给他人造成困扰的自由也不叫自由,叫发神经。 巨人前期是神作,但看到后面还能继续说它有多神的自己都不觉得尴尬吗。

 5 ) 对漫画的简评

先说一下结论,地鸣篇之前毫无争议可上神坛,地鸣之后的结局,有瑕疵,但并不至于让它跌落神坛。

整部巨人,可以说是一部少年屠龙的寓言。因此前期的巨人,就像任何一部此类作品一样,显得热血但儿戏:悲惨的少年勇敢踏上了屠龙之路。然后,这部作品进入了真正深刻的主题——龙就是人,人也可成为龙。我和我的敌人,本是一对兄弟,换一个处境,我会是他,他会是我。仇恨的螺旋究竟如何终结?歧视、恶政、奴役、屠杀,上千年的罪恶怎么才能偿还?没有人想在森林里继续徘徊,但这森林是否真有一个出口?

谁也能看出,这是千古难题。因此到了结局,少年发现其实没有龙,龙只是诞生于人心中的善和恶,而人心从来不会统一,他和他的同伴即便经历了同样的事件,心里的理想世界终究有不同的模样。所以,现在他们要开始彼此杀害。

巨人在地鸣篇之前,是思想深刻的作品,塑造了很多鲜活动人的角色,有很多振奋人心感人至深的桥段,也有绝美的感情。但到了结局,我突然意识到谏山创真的有创世神般的冷酷。

他不肯给巨人增添一点幻想的要素,明明白白告诉读者这不是一个有英雄、有好结局的少年漫画。他像是在说:我提出的那些问题,我无法给出任何答案。乌托邦哪里也不存在,所有角色在各自的价值观驱使下,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去奋战,这样的战斗有一万种可能的走向,我从中挑出最惨烈的一种,给你们看。

他只是在描摹现实,很有趣,在如此怪力乱神的设定下描摹现实。没有神明,没有恶魔,没有屠龙者和龙,只有人和人。所有的人都会痛苦,会挣扎,会为自己想要的未来做出选择,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残酷而美丽的世界”。

他处理得当然不够好,不然读者也不会反对声那么大。巨人前期他说主角艾伦就是剧情的奴隶,结果到了最后所有人都成为了他想要讲述的这个寓言的奴隶。

巨人刚完结的时候,我非常困惑,无论如何不懂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灭世的结果,谏山创明明写反战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会让巨人变成这样?到今年,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突然觉得我可以理解了。

或许对谏山创来说,漫画从来不是对现实的逃避,也不是用来表达他的美好愿望。巨人里当然有对不同价值观的臧否,可是在某些价值上,人或许永远无法达成一致。而他没有从中挑选一种,让它得到胜利。

 6 ) 人永远是自己的奴隶

《进击的巨人》想探讨的自由究竟是什么?是精神上的自由,是物质上的自由,还是更高层面上更抽象的自由?自由从何而来,我们又要从何人处取得自由?

托马斯·曼写到:“只有冷漠的人才会自由。个性强的都不自由,他已经被自身的模具冲压,限制,禁锢……” 无论怎样标榜自由,人的本质都是动物,人的本性都是兽性,就像动物的厮杀不会停止,只要有人存在,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它甚至从未改变。今村昌平说:“接受是动物的本能,而原谅是人类的高级智慧。”我们一次次的接受,一次次的原谅,却没有选择拒绝的自由,我们是自身动物性的奴隶。

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一贯的表达,对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所知晓的,永远是无法知晓、没有答案的一切中极小的部分:人类的生存始终在众多的谜团臆测与误解之中。就像艾伦原本对海的向往,于是我们有了对理想形态的幻想,那是乌托邦,是天下大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但它们无一不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破灭。同为动画的《机动战士高达00》得出了人类无法相互理解的结论,而《Eva》给出了答案,那就把人类补完吧!纵观人类历史,不过是一出出同样的悲剧循环上演,而人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教训。我们慢慢意识到,这本是个伪命题,是人性中不可承受之重,我们没有打破这可怕循环的自由,我们是自己历史的奴隶。

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动物性,才有这样的历史,人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灭世也好,救世也罢,从历史的尺度来看结局没有任何区别,这未免有些虚无主义。但人类自诞生起就一直处在这样那样的矛盾螺旋中,这些本就是无解的问题,艾伦他们也只不过是在这没有出口的迷宫里转圈。而人类究竟只是历史的奴隶,自身动物性的奴隶,还是拥有跳出这个迷宫的真正的自由?作者实际上并没有作答,某种意义上说巨人就是虚无主义的,为什么网络上左翼论和右翼论各执一词,我想,与其给它扣帽子,倒不如说它只是把重复的历史展现出来给你看而已。

无论如何结局,巨人都会作为一部特别的作品被人们铭记。

 短评

韩吉赴死这段太震撼了,音乐画面都无可挑剔,死者的意义将由生者赋予,濒死的弗洛克哀求救世小队不要去杀艾伦,只有恶魔才能拯救帕岛。站在云端的艾伦感叹这就是自由啊,却做着灭世的行为,真是无比讽刺。ed出来的时候差点泪奔,艾伦,这条通往地狱的路,大家都会陪你一起走完

7分钟前
  • END
  • 力荐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进击的巨人-最终季-part2》《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part2》《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中篇》《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后篇》... 《我...》

9分钟前
  • 呆小白
  • 推荐

看完第一集踏平马莱+韩吉赴死,mappa我给你一个大写的YES!我TM直接一个满分奉上!

11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906看过。中间看哭好多次。地鸣太震撼了,无处可逃的天罚,降临在每个角落,没有阳光,只有阴影。这就是憎恨堆积的世界。当大人们承认把子女当成复仇工具,我突然意识到生育的可怕。每个人可以控制一个弱小的人类,就像我们的家庭,谁能跳出这种权力的掌控,给子女彻底的自由?我不敢生孩子。韩吉之死,弗洛克之死,还有无数百姓之死,悲剧色彩更加浓厚,天堂幻觉一整个爆哭,多年以后,不知道为什么献出了心脏,只能说一句辛苦了。可笑的是,对自由的理解也是自由的,谁能绝对自由?杀了我,才能阻止我。活着是惩罚,死亡是解脱。Ps:谏山创「这样就可以了吗艾伦?我都按你的要求写了,可以了嘛!艾伦!

14分钟前
  • 读诸子宜秋
  • 力荐

扭曲到极致的自由,一生追求自由的艾伦,最终还是沦为自由的奴隶,沦为仇恨的载体,这最终章的作画质量惊人的好,太配得上这史诗般的作品和结尾了

16分钟前
  • 皇丛
  • 力荐

前篇的意思是还有后篇是吧

18分钟前
  • 李得民
  • 力荐

觉得烂尾就觉得烂尾,觉得不好看就别看,想打一星就去打。但是能不能不要一边痛骂烂尾打一分,一边还质疑别人是煞笔烂尾的东西还还吹?只允许你觉得烂尾在那骂,不允许别人换个角度思考观看和怀念情怀?还有的质疑别人阅片量少才给巨人打高分,这样的人真是可悲,井底之蛙却笑话飞鸟没有你那一个洞大小的“广阔”天空。尊重个人看法,但你个人看法的到尊重了还要去ru和你看法不一样的算什么东西啊?痛骂这么久了,说的话还是一模一样互相攻击,最后都不愿给巨人一点和谐空间的吗?ps:把熟肉看完了,一个小时刷一下就过去了,窒息压抑一点也ttk不起来。两任调查兵团团长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有着同样的死法,tkt响起来的时候梦回阿尔敏被烧成焦炭时候的感动,但是韩吉桑没有机会复活呀(悲悲悲)整部的压抑在韩吉落下那一刻化为我的悲伤大恸。

22分钟前
  • 眶眶
  • 力荐

几最终季以来首次超越原作的改编,真心得要感谢制作组对这个故事深刻的理解和无比的热情,最后一首under the tree完美的开启了故事的终局

25分钟前
  • lOoK At mE
  • 力荐

马趴做的这个真的配得上五星吗???分镜运镜节奏也太奇怪了吧!尤其韩吉赴死那里看得我想骂街,甚至感觉漫画都比动画做出来要震撼!我是认为没有烂尾的,三星吧,希望下篇好好发挥……

28分钟前
  • 温行
  • 还行

目前人生阶段最震撼的一部影视剧,一次观影体验,将来也很难有来者。

29分钟前
  • 星火XINGHUO
  • 力荐

今年能跟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挣最佳动漫的只有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后篇了

30分钟前
  • 👏
  • 力荐

阿尔敏和亚妮的戏份,恶心到我了

35分钟前
  • 😄+💧=😅
  • 推荐

巧了不是,13年。那时的《三体》只是刚刚出圈的小众佳作,什么“降维打击”“思想钢印”的说法刚刚萌芽;《复仇者联盟》也刚刚有了雏形,还没有动不动就什么“宇宙”的说辞;周杰伦终于在连续十二年发了12张专辑后用一张所谓的《新作》若有若无的回归到了人的音乐世界。那年的动漫圈,依稀记得只有一部霸番。那年,我还在上学,虽然百无聊赖但觉得未来还算不错,只要稍微努力,感觉一切都可以的。那年的英语视听课,那位感觉故事很多但又寡言的女老师刚上课就放了一首《十年》,点了一圈同学,最后问到坐在角落里自娱自乐的我什么感受?我承认,我忘了具体的回答,因为我没什么感受。但十年后,我知道,我有了看番还是番的感受。但大部分,都变了。

3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虽然还没有播,但是我乐意(播完了,我更乐意了)。只希望梗小鬼滚远点,瓶子君滚远点。巨人最恶臭的两个梗一个是马莱绿卡,一个是“这种事情不要啊”都是瓶子君发扬的,他的傻逼就好像不知道马莱已经没了和艾伦后面“请不要告诉三笠,我希望她幸福”的话一样。原来在流量面前,热爱也可以一分不值-谁再私信找骂,谁就是瓶子君儿子

38分钟前
  • 循环的夏日信使
  • 力荐

音乐一起,我眼泪就出来了。再见了,韩吉。

43分钟前
  • DONT_BOTHER
  • 力荐

成年人所面临的选择不是苹果香蕉吃哪个的问题,而是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河里你只能救一个的电车难题。谏山创给的结局实际上是完整自洽的,只有理解了艾伦的性格才能真正理解巨人的结局。从看似运筹帷幄的19伦登场开始,观众误以为艾伦是一个可以不择手段挑战历史周期率的宏大叙事民族英雄,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格局很小,极具后现代东亚人精神,只在乎自己身边人,为了自己所爱之人可以牺牲世界的小民尊严普通人,但讽刺的是他又很有正义感。这样的人被扔到了残酷的生存抉择下,在自己爱人们的自由和数以亿计人的生命中选择了前者,内心的愿望和道德感冲突,最终被逼到精神崩溃。

46分钟前
  • 土帆十四郎
  • 力荐

时隔十年,巨人的基调已经完全不同了,自由是悲剧,热血是信息不对等的无知,反抗高墙是自相残杀,建立高墙是愚民保护,自以为的正义战争是屠尽异己,耶格尔怀揣着帕岛新时代的空头机票刚开始就已经要草草收场。

47分钟前
  • 苏勒
  • 推荐

五星献给韩吉团长。她就像是艾尔文团长与阿尔敏的合体,用自己的牺牲为众人争取时间。她在巨人之间穿梭、横扫、燃烧,犹如樱花一般璀璨、绚烂。果然,当她真的飘落在地面上,艾尔文带着死去的士兵们出现了。身边的一切如同天堂一般。死亡不是终结,可以赋予意义,为曾经冲锋过的英魂、为继续前进的战士。

49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究竟什么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只怪成长的历程太热血,使我们忘记了这原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如果说《恶魔之子》是艾伦对三笠的表白:世界如此残酷,依然选择爱你。那《under the tree》就是三笠的回应,笼中鸟与花上蝶,到死都是艾笠人😭😭😭(此外换个角度想,MAPPA分这么多次放出,可以让完结来的晚一些,op和ed再多一些,毕竟看完巨人是找不到替代品的,无尽的空虚如何弥补啊)

52分钟前
  • NO1AN
  • 力荐

不要……不要去……岛上的……人……会被杀,我们的……恶魔,唯一的……希望。《进击的巨人》的史诗级烂尾,是无可争议的事情,但凡是那批当初追139话出来的人,都知道那天的烂尾结局给所有人带来了多大的震撼。那些被提纯的极端粉丝,也别在那岁月史书、颠倒黑白,然后嘲讽别人不懂欣赏这烂尾结局。至于动画党,他们肯定早就知道漫画的烂尾,于是抱着低预期去看,再加上还没做到烂尾的地方,所以观感不会差。

53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