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语

11集全

主演:悠木碧,樱井孝宏,早见沙织,玄田哲章,千叶繁,井上喜久子,入野自由,小林由美子,冈本信彦,花江夏树,村濑步,西山宏太朗,桧山修之,木村昴,宫崎游,杉田智和,水濑祈,梶裕贵

类型:TV动画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剧照

平家物语 剧照 NO.1平家物语 剧照 NO.2平家物语 剧照 NO.3平家物语 剧照 NO.4平家物语 剧照 NO.5平家物语 剧照 NO.6平家物语 剧照 NO.13平家物语 剧照 NO.14平家物语 剧照 NO.15平家物语 剧照 NO.16平家物语 剧照 NO.17平家物语 剧照 NO.18平家物语 剧照 NO.19平家物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平家物语TV动画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祇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说法,盛极必衰是沧桑。”平安末期。眼看平家一族将在权力、武力、财力等各方面极尽荣华。拥有看见亡者之眼的男人·平重盛,遇见了拥有看见未来之眼的少女·琵琶。少女预言道:“你们不久便要灭亡。”由贵族社会转为武家社会——日本实现历史性变化的、动荡的15年拉开了序幕。贫乏神来了!悠哉日常大王 第三季驱魔少年 圣徒怪兽8号东京地震8.0开挂药师的异世界悠闲生活鲁邦三世:峰不二子的谎言黑子的篮球花牌情缘2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现实主义勇者的王国再建记 第二季Delicious Party ♡ 光之美少女轮回七次的反派大小姐,在前敌国享受随心所欲的新婚生活工作细胞 第二季厨病激发BOY军火女王 第二季反叛的鲁路修R2电波教师青之驱魔师 岛根启明结社篇名侦探柯南:绯色的不在场证明魔具少女仅仅因为家有圆圆?!我家的圆圆你知道吗?BanG Dream! 第三季和山田进行LV.999的恋爱小书痴的下克上:为了成为图书管理员不择手段!良禽不择木别对映像研出手!齐木楠雄的灾难 第二季漂流少年小书痴的下克上:为了成为图书管理员不择手段! 第三季平凡职业造就世界最强 第二季异度侵入进击的巨人第三季魔界王子终结的炽天使冰属性男子与酷酷女同事小鸟之翼 第二季光之战纪 -ZUERST-花野井君和相思病宝石商人理查德的谜鉴定姐姐来了天使降临到了我身边!潮与虎咒术回战皿三昧某科学的超电磁炮T伊甸星原 第二季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凉宫春日的忧郁2009

 长篇影评

 1 ) 风雅与烽火

注入神力一样的配乐。尤其是每次作战片段,都伴以颇有电子摇滚风味的主鼓声音乐,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碰撞,让战争故事不落窠臼,不再是常见的华丽悲壮的弦乐,后者笨重又做作,前者敏捷又诙谐。每次琵琶的唱段,都精炼又摧肠,结尾的那段琵琶独奏,更是有为豹画尾、废筝断弦的效果。

叙事节奏如流觞曲水、轻舟顺流,却因此达到了飞瀑直下的力度。我喜欢这样的力道。讲述历史本不用嘶吼,不用声泪俱下,不用长篇渲染。德子低语,琵琶轻扫,败将垂头,就足够肝肠寸断了。

我关于古代、山林、楼榭、庙宇、水战的遐想,都在这部动画里补足了。日晕在绿叶中忽闪,月亮在靛蓝夜空和婆娑竹影中晕染。作画对花、蝶、大开门场景、山水云月点染的变化运用,真是美极美极。

剧情呢,像读完一本长长的宫廷斗争小说,家族每一个人都特点鲜明,历历在目,其生平往事,尽书于前,各颂成歌。最喜欢的是敦盛,他是像弘时一样的干净俊朗的少年。阳光满身,朱唇黑发,意气风发,临死刚强,心存大善。

维盛,最似清溪一般温柔澄澈的男子。在战场上是不堪大用、闻鸟惊走、抛妻弃子的软骨头,但在他与琵琶的相处中,我却很是沉沦于他的慈悲相,菩萨音。眉眼轻弯,说话如玉石,如银耳莲子羹,如荷叶上一滴露,如飞鸟翅尖的轻羽(厌鸟症患者极力忍耐),如小石潭上飘零的一瓣樱花。真是迷人。(如果投生在现代,一定是优良的smplay对象吧。恶毒地想。)

敦盛之死,像带着禅意的烈马战歌;维盛之死,是浪漫渲染的佛陀诵经;清经之死,是月下吹笛的清影沉碧。重盛和重衡,都是有儒士精神的武将,很中国的面相。琵琶这样一个精灵一般的见证者,有如九命猫一样穿梭在经年岁月中,给故事增加轻灵疏离的色彩,处理得真好。

 2 ) 覆灭的平家和永恒的故事

《平家物语》共11话,分别是:非平氏一门者,都算不得人;俗世繁华梦中梦;鹿谷阴谋;无文;桥合战;迁都;清盛之死;离都;平家流离;坛之浦;诸行无常。

第一集中,平清盛虽然随出家的后白河天皇即法皇在东大寺受戒入道,但依然权倾朝野,平家诸人皆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平清盛的嫡长子平重盛是内大臣兼左大将,平宗盛是中纳言兼任右大将,平知盛官至三位中将,平重衡任藏人头,嫡孙平维盛任四位少将。平家一门共有公卿十六人,殿上人三十余人。此外尚有各国国守,及在卫府与诸省司任职者,计有六十余名。殿宇庙堂之上,仿佛再无别姓。

平家势力如日中天,当然也有看不惯他们霸道行径的人。于是,平清盛精心挑选三百名年龄在十四五六岁的少年,一律秃发,统一穿着赤红的直垂,令他们出没于京中各处探听访查。一遇上口出恶言,不利于平家者,便立即闯入乱言者家中,chao没其家私财产,并将其捉拿到六波罗府里去。平民百姓瞧在眼里,即使心中愤慨不满,也无人敢说三道四。一见“六波罗殿之秃发”,道路上行人、骑乘、牛车,尽皆避之唯恐不及。

番剧中,女主角琵琶看不惯秃童们仗势欺人挺身而出,她的父亲因此而命丧黄泉。她来到平家遇到平重盛后因为能够遇见未来而被收留,从而见证了平家的盛衰。这便是故事的开始。她和平家的公子小姐们一起长大。他们吹笛赏花,天真烂漫,享受着季节变换的绚丽,恣意人生。就像《红楼梦》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但最后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平家最后仓皇逃离,流离失所,全军覆没。

平清盛之死是平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位强势的老人,一生把所有人都当作棋子,他让年仅九岁的幼女盛子嫁入藤原家,进而控制年仅十二岁就守寡的盛子继承的财产;让德子嫁给天皇,在天皇奄奄一息之际,他甚至想让德子嫁给她的公公法皇,在被德子义正言辞地拒绝后才作罢。

但其实平重盛离世已经为平家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和父亲平清盛相比,平重盛自我认知是“无趣”。实际上,他是端方君子,平衡着父亲和法皇之间岌岌可危的关系,在平清盛打算幽禁法皇时,是他拿出了与之抗衡的气魄,阻止了平清盛的野蛮行径。如果没有平重盛的制止,平家会不会走向不一样的结局?我想并不会,盛极必衰且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早已布满对平家的总总怨言。某种程度上是平重盛延长了平家的荣光。

平家和贾家的共同之处还在于,后继无人。作为武士之家,平重盛的嫡长子平维盛不爱武术爱舞蹈,懦弱无能,在战役中损失了七万士兵,严重削弱了平家军事力量,直接导致平家离开京都,之后节节退败。继承平重盛平家家主之位的平宗盛,是个绣花枕头,纵情享乐,无法继续带领平家与源家抗衡。

剧中最动人的角色是德子。美丽善良这些词对她来说是陈词滥调。她永远笑意盈盈,轻声细语,恰如一朵山茶花。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顺从父亲的安排嫁给天皇并诞下皇太子。看着天皇和其他女人情意绵绵,她不是不羡慕,但依旧保持着尊严与大度。父亲与法皇势不两立,两边都是她的亲人,在父亲强势之时,她时常看望法皇。世间种种,她说她选择了原谅。在逃难的过程中,曾经金尊玉贵的德子,穿着草鞋背着儿子与众人一起在大雨滂沱中艰难前行,毫无怨言。

祇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说法,盛极必衰是沧桑。富贵骄矜难持久 ,只如春宵梦不长 ;扬威耀武终迟暮,唯作风前尘土扬。

虽然,平家彻底覆灭了,但是他们的故事能够代代流传也未尝不是一种永恒。

 3 ) 山田版的《平家童话》是好是坏?

《平家物语》临近完结了,之前的预测也好推测也好,都在一集一集中成为了现实。如果要用一句话简洁概括的话就是“这很山田尚子。”其实抛开原著的属性来看,山田版的《平家物语》与其时说ものがたり(物语、故事)、不如说是むかしばなし(昔话,此处为童话之意)。如果将改编作品和原作视为完全独立的两个作品去看待的话,平家物语确实是一个制作精良,人物可爱,故事温馨的童话故事。但是如果我们将两个作品关联起来,我们就会去区别它们有何不同?

除去之间聊到过的虚构人物琵琶[1],山田版的《平家物语》无法被忽略的明显改编有两点。第一点是去佛教化的故事编成。《平家物语》本身由于是以佛教说书(平曲)的基础传承小说的原因,也因为平安时代本身佛教对于生活政治的渗透度的问题[2],涉及到了大量的佛教典故、佛学思想,故事本身也是遵循着因果报应,天神显灵的结构来叙述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山田版的《平家物语》,有非常多的去佛教化的倾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重盛家中的灯笼本来是因为重盛本身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是按照某部佛典的描述在家设置了大量的(48?)灯笼。但是动画版则是传闻他害怕黑暗而设置的。动画中对于(男性)佛教徒的描写也没有特别多的正面描写,除了举兵南下以外,便是在贪婪的抢夺给予贿赂的粮食。但是这种刻画又是浅尝即止的,既没有刻画出僧侣们诅咒朝廷大臣、追求现世报的世俗一面,也没有刻画出为救主持犯险劫持要犯果敢的一面。同样也不会涉及后白河上皇如何利用出家来完成权力的抢夺。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大幅度的去宗教化倾向,也许是要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口味、也许是自己本身有强烈的无宗教倾向、也许是篇幅有限的取舍。不过只有山田尚子和科学猴团队才知晓真正的原因吧。

另一方面山田尚子本身的经历也无法被忽略。山田尚子,早在之前的争议动画电影《声之形》的时候就被讨论过了。和她合作过的人称她是“傻白甜”,说她本人本身就非常的纯真、干净。也能理解她在创作的时候,自然而然散发出的那种“轻飘飘”气质。无论是《轻音》、《玉子》、《声之形》或者是《利兹与青鸟》,角色设定上都充满着纯真、天真、轻飘飘的属性。这种轻是美好的,但是却未必是最好的——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谈论的一样。特别是在涉及《声之形》这一牵涉到敏感问题的故事上,如何平衡“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过去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山田尚子并不擅长处理“残酷悲剧”。这也直接给予了山田版《平家物语》中出场人物扁平无华的另一个合理的假说——山田并不擅长表达在故事中表达人性的丑恶和残酷[3][4]。换一种说法则是进行了低龄化处理。不管怎样,没有人性的丑恶在其中作梗,平家一族好像就真的只是印证了盛极必衰之理。只讲了必衰,却未讲述衰之理。好像在说,抱歉了朋友们,时候到了,你们该倒霉了。同样的,缺少了人性的丑恶在其中作梗,故事的戏剧张力让人觉得略显不足,以至于需要将戏剧冲突放到琵琶身上(琵琶的离开,相认和决绝)分担——即使如此仍然显得力道不足。

山田版的《平家物语》比起佛教故事和军史小说,不如说具有更多的童话属性,更像是《平家童话》或者是《平家日常小贴士》。不管怎样这就是山田版的“平家童话”了。从个人观感来看,是好是坏全凭个人喜好。我个人是觉得制作精良的同时略带了一点缺憾。

扩展阅读(涉及到的论点和详细解释):

[1]//movie.douban.com/review/13882573/

[2]//www.douban.com/group/topic/247917524/#76818064bYQY_o

[3]//www.douban.com/group/topic/247802345/#76832464bYQY_o

[4]//www.douban.com/group/topic/248562567/#76832604bYQY_o

 4 ) 以原著《平家物语》为文本解析山田尚子动画《平家物语》第三话

作者本人, 版权所有,没有经过我许可,请勿转载。豆瓣、贴吧id均为(兰陵笑笑生水瓶)

//tieba.baidu.com/p/7632490054?pn=2

第一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43969/

第二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58968/

00:00—01:10,02:41—06:18来自于原著第三卷第五章<整修大塔>,动画将原著中几句话的内容扩充起来,所以说不能用对应来说明。 承安元年(1171)12月14日平德子入宫,不久成为中宫。平清盛为了祈愿早生皇子,每月去安艺国严岛神社祈祷。动画将这句话进行大量填充处理。在日本贵族武士之家都有自己的神社,称为氏社或家社。比如藤原家的氏社是春日神社,源氏的氏社是石清水八幡宫。那么守护平家的神社就是严岛神社了。 平清盛29岁时,补安艺国守一职(叙正四位下),曾经通过该国年贡整修高野大塔,事成之后,平清盛在高野山碰到一位老僧,这位老僧对平清盛说,自古迄今高野山都是真言密宗圣地,其实严岛神社与越前气比宫同样是佛之垂迹。但是严岛神社长期没有得到修缮,大人如果能修缮严岛神社,此后平家一定会傲视天下。平清盛是及有野心之人,听此番话,如何不动心。后来果然整修社殿,连接回廊180间,在整修之后,平清盛作了一个梦,梦见严岛的大明神派遣童子给平清盛传话,并且送给他一把银丝缠柄小长刀。此后严岛一直是平家的圣地,当年平清盛经营西国,与南宋作贸易都在此地。或许是后来编造的传说,赋予了严岛神社一种神圣性,所以祈祷中宫产子也选择此地。

点明了第三话时间线在1177年(该年改元,安元三年—治承元年)

下面讲一下严岛神社祈祷上平家演奏跳的舞—青海波以及伴奏的雅乐乐器,顺便把琵琶使用的琵琶讲一下。 三位中将平维盛作为平重盛的长子的这一段青海波,想必另很多看过动画的人印象深刻。原著在第十卷第十一章<参拜熊野>最后回忆了平维盛年轻时(安元二年1176春),在法住寺殿庆贺后白河五十岁华诞之际,平维盛就跳了一段舞蹈,那就是著名的《青海波》。当时他头上插着樱花,舞姿翩跹。《青海波》为唐乐之一种,当年遣隋使,遣唐使带回了全方位的中国文化到日本。《青海波》成为平安时代一曲经典的舞蹈,多在春季樱见祭与盛大宴会时使用。所以舞者乌帽子上往往插着樱花。

平家虽然最初是武士出身,但是多年在京都,已经公卿贵族化,我之前说的平忠盛殿上用和歌回答就是例子,平维盛的《青海波》又是例子,后来平敦盛幸若舞,同样是舞蹈。平家一家人的文艺造诣,不是源氏那种乡巴佬可以比的。《青海波》是唐乐,就像鉴真东渡,最澄访抵大唐一样。平清盛代表的平家,是积极和宋朝进行文化与商贸交流的,和后来锁国的德川不一样。平家虽然权倾朝野,但是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平清盛时候的日本开放的多。文化多姿多彩,动画这短短几秒的舞姿,就是当时日本文化的缩影。开放所以自信。

青海波最初因为舞姿像潮水,所以得名。其实我是不太相信这种形象化说法的,在《源氏物语》中同样有青海波的记载。参看《源氏物语》第七篇<红叶贺>中,朱雀院与藤壶妃子观看了,源氏中将所表演的舞蹈是双人舞《青海波》。(此处我使用丰子恺译本,并且参照林文月译本的注释)。

 渐渐红日西倾,阳光照人,鲜艳如火;乐声鼎沸,舞兴正酣。此时两人共舞,步态与表情异常优美,世无其比。源氏中将的歌咏尤为动听,简直象佛国里的仙鸟迦陵频伽的鸣声。美妙之极,皇上感动得流下泪来。公卿和亲王等也都流泪。歌咏既毕,重整舞袖,另演新姿。此时乐声大作,响彻云霄。源氏中将脸上的光彩比平常更加焕发了。皇太子的母亲弘徽殿女御看了源氏公子这等美丽的姿态,心中愤愤不平,说道:“定是鬼神看上他了,教人毛骨悚然呢!”众青年侍女听了这话,都嫌她冷酷无情,藤壶妃子看了,想道:“此人心中若不负疚,一定更加可喜。”沉思往事,如入梦境。

后来源氏中将写一封信给藤壶妃子,“昨承雅赏,不知作何感想?我当舞时,心绪缭乱,此乃前所未有,莫可言喻。

    心多愁恨身难舞,

    扇袖传情知不知?

藤壶妃子毕竟难于忘怀,她便写回信:

    “唐人扇袖谁能解?

     绰约仙姿我独怜。

所以青海波最初是双人舞,也不限于祭祀樱花。《源氏物语》那就是祭祀红叶。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能跳青海波的人,一定是贵公子,一般由公卿之家嫡长子来表演,平维盛无论性格还是能力,当然要比其他几个弟弟更有资格了。

打击乐器:太鼓,也称楽太鼓。是日本雅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鼓的声音有种空旷厚重感,在祭祀或祈祷中用来增强仪式感。 动画只给了一个侧面图,在这里补充正面图。根据大小可以判断是太鼓中的钓太鼓。 原著中第八卷第十章<鼓判官>提到当时闻名天下的鼓手,叫平知康(判官),父亲是平知亲(壹岐守),因为鼓打的太好了,所以被称为鼓判官。动画中,虽然没有指明鼓手是谁,但是有可能是平知康。 日本舞乐有多种,动画中的《青海波》属于左方舞。 左方舞:曲目以唐乐为主,使用乐器为笙、筚篥、龙笛、羯鼓、太鼓、钲鼓,舞者从左方走上台,首先迈出左脚,服装颜色多为暖色调 。动画中基本还原了历史,唯独鼓面的纹饰太模糊,我不能确定对不对。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不使用弦乐器。 左方舞基本是唐乐,右方舞指的主要是高丽乐。盖日本在古代主要从中国与高丽输入文化。

龙笛

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乐器,在日本雅乐中地位很高。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曾经这么夸赞“在所有乐器中,龙笛是最高贵的一种”,跨越音域较广,可以实现高低音转换,高音犹如翔起龙吟,故名龙笛。大多数龙笛使用唐竹做成,现在龙笛只有在日本能看到。 上图中上面七个是指孔,下面红色那个是吹孔。

前为筚篥后为笙 筚篥

筚篥源自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现在学术界要么主张匈奴要么主张突厥,名字就是当时发音译过来的。木制竹制都有。音域略窄,但是音量很大,高亢凄厉,类似于唢呐。有种说法,筚篥改造之后就是唢呐。由九个指孔组成(前面七个,后面两个)。 笙 源自于中国,奈良时代就引进日本,不过日本的笙比中国的小一点。同样由17根竹管组成,其中只有15根能发声。其实在平安时代,17根都可以,但是在使用中两根失去作用。于是演变成15音,中国的是17音。笙的音域非常广,从低沉绵长到高亢嘹亮都行,擅长表现神秘的精神世界。

雅乐乐器还有很多,比如和琴、尺八、琵琶等等,之所以选用龙笛、筚篥、笙。一个我说了舞乐不使用弦乐器,平安时代就是如此。还有就是这三个是被称为雅乐三管,比较有代表性。 琵琶 下图为正仓院所藏唐代紫檀木画槽琵琶

日本的奈良时代从中国引进琵琶,演奏雅乐时使用的琵琶为乐琵琶。与后世平家琵琶和萨摩琵琶不同,乐琵琶体形较大,长110厘米左右,曲项四弦四柱,拨片长度在20厘米,一般用黄杨木做成。如果听过日本琵琶的人,会知道它的音域窄,声音低沉,和三味线一样。琵琶的拨子使用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三味线。 正仓院

平家琵琶一般长度在67厘米左右,比乐琵琶小很多,五柱,拨子比乐琵琶的拨子稍大。动画中还原了唐代琵琶的样子,比例也做到比乐琵琶小。

和正仓院藏品比较,琵琶的琵琶正面没有任何画装饰,这也符合她的身份。

06:19—08:11动画原创环节,琵琶从严岛神社回来,碰上平德子,一番对话。动画主要目的是引出两位重要女子,一位是平资盛后来的恋人建礼门院右京大夫,一位是高仓天皇的恋人小督。 右京大夫是平安时期有名的女歌人,书家藤原伊行之女。侍奉中宫建礼门院的女官,类似写《枕草子》的清 少纳言当时侍奉中宫定子的女官地位。右京大夫曾与太政大臣平清盛的孙子平资盛相恋。资盛在平家诸子孙中,文采斐然,擅作和歌。随着平清盛的权势日盛,平家诸子也在向贵族子弟的生活和爱好靠拢,竟渐疏于习武弄剑。于是悲剧不久就发生了,平清盛去世仅四年,平家就在平源两武士大族的战争中败于屋岛,平资盛也随之跳海相殉。建礼门院出家为尼,资盛的恋人右京大夫也只得在花样年华哀哀出宫隐居。之后,后鸟羽天皇即位,右京大夫再次入宫。这位右京大夫或许是位淡定的女人,看多了豪门沉浮,爱人已逝,她依然回到了过去的生活之中,写写和歌。 于是留下这千古名句“世间之事也并无变化。” 动画中的右京大夫表情相当淡然,可以说和历史上的人物是一样的。

平资盛与右京大夫是兴趣相投,都是和歌能手,其中平资盛的作品在《新敕撰和歌集》和《风雅和歌集》中都有收录。右京大夫留下了《建礼門院右京大夫集》。下图为讲谈社出版的《建礼門院右京大夫集》。

右京大夫的父亲藤原伊行是以书法闻名日本文化史的人物,他写的《夜鹤庭训抄》类似《颜氏家训》一般,夜鹤”一词,出自白居易《五弦弹》诗“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意谓在巢笼中的鹤彻夜不眠守护幼子,可以看到他在自己女儿那里寄托了多少艺术梦想。同样《源氏物语》最早的注释本也是他写的—《源氏译》,《源氏物语》中的和歌与诗歌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基础,那样的家庭熏陶出的右京大夫真的不输给《枕草子》的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女子辈出,在学术界上也是一大话题。好了说多了,就此打住。

平滋子(建春门院)1176年7月8日去世。桓武平氏高栋流(即堂上平氏)兵部权大辅·平时信与藤原祐子(中纳言·藤原显赖之女·)的女儿。 下面讲一下小督,因为原著中有一章关于她,也是传奇人物了。见第六卷第四章<小督>。

“皇上应该要到小督那儿”,为何动画中平德子与右京大夫这么言之凿凿呢。说来话长,高仓天皇是一位文质彬彬,逸兴闲雅的君主。原著《平家物语》中直接拿他和本朝的醍醐与村上两位天皇比较,后两位都是明君。高仓在年轻时喜欢一个女子,是中宫身边女官的仆从,后来因为皇上的宠幸,女官也开始叫她葵姬,关白甚至想收她为女儿,平安时代只有贵族之家的女子,能成为妃嫔。高仓后来不再召幸葵姬,不是不喜欢,而是顾虑世人的指责。如果他是昏君的话,不必计较这些,恰恰是明君,反而酿成悲剧,葵姬后来早逝。 平德子为了安慰高仓,就送来一个女官,此人即是小督。樱町中纳言藤原成范的女儿,号称宫中第一美人,弹琴高手。

小督之美,让当时的冷泉大纳言藤原隆房为之倾倒,三番两次写和歌写信。后来入宫,也就断了。平清盛知道此事,心想中宫是自己女儿、天皇与藤原隆房都是自己女婿,小督在此一日,就是麻烦。小督得知相国用意,就自己离开。高仓寻不到小督,于是派人出去找,那人就是弹正少弼源仲国,擅长吹笛。源仲国曾经奉命吹笛伴奏,所以对于小督的琴声,一听便认。原著中讲了夜月仲国听琴声,找到小督的情节,有种物哀之美。最终高仓将小督迎回宫中,藏在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身边几人知道,平德子与右京大夫就是这几人。小督给高仓生下一位皇女,就是坊门女院(高仓第二皇女范子内亲王),治承元年1177年出生,就是第三话所在之年。次年成为斋院,范子是土御门天皇(第83代天皇)的准母,建永元年(1206)成为坊门院。 动画之所以把这一段插入进来,一是小督是传奇女子,对于喜欢刻画女性的导演,简直是不能拒绝的题材。第二是因为小督生下皇女是在1177年,也就是第三话的时间线上。第三个原因,接下来的情节是鹿谷之谋。小督是藤原成范之女,藤原成范是藤原通宪(信西)之子,藤原通宪的另一个儿子静宪法印就是鹿谷之谋中的成员。虽然成范没有参加,甚至可以说成范与静宪是两种性格的人,前者风雅,因为钟爱吉野的樱花,就在吉野的樱花树丛中建屋造房,他所住得地方就被叫做樱町,不问世事。后者相反。那么小督这种角色,于时间与身份来说插入到第三话是最好的,第三话前半段情节舒缓美好,后半段翻云覆雨。这种张力也是《平家物语》原著中叙事的一种风格。 那么《平家物语》中记载的平德子,是否如此大度。我想很多人感兴趣。 如果用一级史料来看,肯定不是,平安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两部日记,公卿当时记录,与后世成书,且拥有小说笔法的《平家物语》比起来,在学术界上更加有价值。一个是藤原忠亲的《山槐记》,一个是藤原兼实的《玉叶》。《山槐记》中记载平德子嫉妒小督与高仓恋情,藤原忠亲是藤原北家师实流(花山院流)藤原忠宗三子,和平家关系不错,曾任平德子的中宫权大夫、建礼门院别当。这种近距离记录的文献,可信度一定更高。

08:12—10:36右京大夫、小督登场 10:37—14:09对应原著第一卷第十三章<鹈川之役>、第一卷第十四章<许愿>、第一卷第十五章<神舆>、第一卷第十六章<大内火灾>。统称神舆控诉。

西光(藤原师光)的两个儿子藤原师高、藤原师经与比睿山发生了矛盾。藤原师高在安元元年(1175)十二月二十九日,追傩除目时,补加贺国守一职,但是在执行公务时,漠视成法先例,没收了神社佛寺的庄园领地。同年夏天,藤原师经出任加贺国目代(国守不在时,代理官员),途径鹈河山寺,正好僧人准备洗澡,师经赶走僧人,自己沐浴,顺带把马匹刷洗一遍。结果师经被寺庙僧人打了一顿,之后师经动用官吏武士,冲入鹈河山寺报复。 鹈河山寺是白山(跨越加贺与飞驒之灵山)的末寺。白山的人于是去比睿山延历寺告状,延历寺在日本历史上是刺头,人多历史悠久,目空一切。动画中说鹈河山寺是延历寺的末寺是不准确的。准确说是白山的末寺,之所以去延历寺,是因为延历寺客人宫供奉着白山妙理权现,因此请求延历寺帮忙。

延历寺的要求是流放师高,把师经关进牢。师高与师经的父亲是西光,和后白河那是老交情了,西光是后白河第一宠臣,所以不会认真处理。 于是在安元三年(1177)四月十三日辰时初刻延历寺僧众将神舆抬往了大内门口,神舆沿着一条大路向西推进。

守护皇宫的由三支队伍组成,动画只演了平重盛那一支。 (1)平重盛率领三千余骑,防守位于大内里东侧的阳明门、待贤门、郁芳门。 (2)平重盛其弟平宗盛、平知盛、平重衡,伯父平赖盛、平教盛、平经盛率领人马防守内里西侧南侧的阴明门、修明门、建礼门、春华门。 (3)源赖政为首的摄津源氏等人三百余骑,防守内里北侧的朔平门。 这样实际上内里四面都有防护了。动画没有面面俱到,重点放在平重盛,因为延历寺僧兵最后去找平重盛了,地点位于待贤门,动画倒是挑重点。这也没有办法,毕竟一集只有24分钟。

动画特别以低角度来显现一种压迫感。

神舆控诉事件中,皇宫防守地点,为下图红色部分。

十禅师的神舆竟也不幸中箭(原著中的话),至于神舆顶端的凤凰是否中箭,原著没说,动画采用夸张的方法。

还有一个细节要说一下,动画中的神舆作了简化处理。根据日本所藏《平家物语绘卷》最全的林泉美术馆藏品中的神舆控诉那幅画来看,延历寺的神舆不是动画中的四角形,至少是六角形,甚至有可能是八角形。 我使用自己收藏的《平家物语绘卷》来做一个对比

上图左端即是神舆,可以发现比动画构造复杂多了,毕竟是比睿山延历寺的神舆,怎么会像动画中那么简单。山法师门的服装与动画也不一样。

14:10—21:35鹿谷事件 对应原著第一卷第十二章<鹿谷>、第二卷第三章<西光被斩>、第二卷第四章<劝说>。 安元三年(1177)5月,以后白河及其宠臣为主的人在俊宽和尚的别墅鹿谷密会,商讨消灭平家。因为多田行纲提前通知平清盛,结果一行人被捕的事件,即鹿谷事件。 鹿谷事件的参加人主要如下 藤原成亲(新大纳言,成亲的妹妹是平重盛的妻子,平重盛的长男平维盛的妻子是成亲的女儿。平重盛一支后来在平家衰落,是有深层原因的) 藤原师光(后白河第一宠臣,西光) 藤原静宪(藤原通宪的儿子) 源成雅(《平家物语》中记载为源成正,应为源成雅,受到保元之乱牵连(1156)) 俊宽(法胜寺的僧都,鹿谷是俊宽的山庄) 中原兼基(山城守) 平康赖(以他为首的很多北面武士,此处不一一举例) 多田行纲(也是后来告密者) 后白河

扳倒平家=扳倒瓶子,瓶子与平氏发音相同,双关。其实在第一卷第二章<宫中谋害>中,平忠盛就被公卿取笑“伊势平氏,醋缸瓶子”。鹿谷中藤原成亲又用了这个双关,西光则更加狠一点,直接敲碎了瓶颈,说“不如取其头”。这些公卿也就这点能耐了,所以多田行纲觉得鹿谷不靠谱,就把这些人供出去,多田行纲非常精明,他不是不想反,他在等待最好时机,鹿谷这帮不足成大事的公卿,明显不能和他们为伍。

鹿谷事件的起因看似是平家权势太大,其实里面因素相当复杂。 首先是平家低调处理延历寺神舆控诉,因为平家和延历寺关系很好,第55代(同样也是第57代)座主明云,主持了平清盛的受戒礼,两人甚至互称师兄。这就惹恼了后白河。 其次就在同一年,平重盛与平宗盛晋升左近卫大将与右近卫大将,藤原成亲觊觎右近卫大将一职很久,所以对平家有仇。这里面说一下,虽然成亲妹妹是平重盛妻子(藤原经子),成亲的女儿是平维盛妻子,其子藤原成经之妻则是平教盛之女。但是他和平家另外一支平宗盛是两码事,所以他反对平家与他是平重盛内兄弟不矛盾。事实上,平家在后来源平合战时,平重盛一支与本家就疏远了。 至于西光,只是间接和平家有仇,鹿谷事件主谋是成亲,后白河,其余属于打杂的。但是最后西光被斩,成亲流放备前国,俊宽、康赖、藤原成经流放鬼界岛。西光之子师高流放尾张国井户田,另一子师经斩首。西光是处分最严重的,所以在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是鹿谷事件是平清盛自导自演的,为了杀西光,这样掩盖自己没有处理延历寺的事情。所以鹿谷事件不能单独看做一个事件,它与神舆控诉是一体的。动画中把这两个事件衔接在一起是相当准确的。

原著原话是“想其恩之重,逾于千颗万颗之玉:念其恩之深,犹胜一入再入之红”,引用自菅原文时《花光水上浮诗序》“莹日莹风,高低千颗万颗之玉:染枝染浪,表里一入再入之红。”意思是水上花影,日照风摇,若千颗万颗之玉:又如一再浓染之红绸,比喻君恩深重。

 5 ) 以原著《平家物语》为文本解析山田尚子动画《平家物语》第十一话

作者本人, 版权所有,没有经过我许可,请勿转载。豆瓣、贴吧id均为(兰陵笑笑生水瓶)

//tieba.baidu.com/p/7632490054?pn=2

第一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43969/

第二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58968/

第三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094362/

第四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144846/

第五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247089/

第六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304266/

第七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337573/

第八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364319/

第九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365424/

第十话//movie.douban.com/review/14370332/

第十一话

02:40—02:59源赖朝与北条政子的对话为虚构。 北条政子:“听说此鸟虽惹人怜爱,却会将猎物啄死在树干上。”比喻正在进行的坛浦合战源氏对平家的处置。作为京蜜与凉宫迷,看到杉田智和配音的源赖朝与北条政子的对话还是感慨了一番,因为《凉宫春日的忧郁》的世界观主体借鉴了丹·西蒙斯《海伯利安》,而《海伯利安》中能穿越时间的兵器伯劳,就是全身是刺的形象。杉田智和一定知道伯劳的双重意义。

动画中出现的伯劳为牛头伯劳,又称“红头伯劳”,是伯劳科、伯劳属下的一种鸟类。牛头伯劳全长可达220毫米。喙强健具钩和齿,头顶及枕部栗红;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贯眼纹明显,尾羽褐色;下体羽棕白,两胁深棕色。牛头伯劳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性活跃,鸣声粗厉洪亮,主要以昆虫为食。 在日本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北条政子的比喻没有问题,伯劳鸟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比如《诗.豳风.七月》有歌曰:“七月鸣鵙(jú)”,鵙就是伯劳,《诗经.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诗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传入日本,不过从北条政子的文化素养来说,我很难相信她会说出这种话。

伯劳所在的树,是桃树,开花时期和坛浦合战时间差不多,这就是我前面多次说过的,山田尚子喜欢用植物来表明时间,从京阿尼时期就有这种习惯。

03:00—03:13原创情节,原著中并没有提到坛浦合战前,后白河饮酒感叹三件神器将要回归。后白河并没有预知能力,这种话语本身就是后知后觉写法,其次三件神器中的神剑在坛浦合战中遗失,只有神玺与神镜回归。动画之所以加入这个情节,是为了弥补动画时间短的劣势,因为动画在后面就没有提到三件神器的事情了。原著第十一卷第十一章<神镜返京>,第十一卷第十二章<宝剑>,第十一卷第十四章<神镜故事>讲述了三件神器的结局。其中11是返京过程,12与14是讲述神器的历史。这是《平家物语》中的一种习惯写法,在叙述某一器物之后,如果器物用历史,会专门介绍。

在这里顺便一说,平安时代内里的温明殿是藏神镜的地方,温明殿又称贤所(内侍所),据日本古籍《江次第》记载有一次当神镜想飞上天的时候,被一位女官用唐衣包住,拽了下来,所以此后神镜由温明殿藏,但是温明殿藏的神镜只是复制品。《平家物语》中则记载藤原实赖(村上天皇时期的关白)在960年的宫中大火中救了神镜,也是用衣袖。大江匡房的《江次第》成书时间早于《平家物语》,或许是这个故事模型被改编一下,附会到有名有姓的人物身上。

00:16—01:09

03:14—10:30对应原著第十一卷第七章<坛浦会战>,第十一卷第八章<远箭>。

元历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卯时,源平两家互射响箭,坛浦会战开始。其实在战役前半段,对于平家是有利的。

(1)源氏方面有内讧,代表源赖朝的梶原景时与源义经一方为了争夺主帅权产生争执。梶原景时被土肥实平劝阻,源义经被坂东平氏的三浦义澄劝阻,才平息内乱。

(2)当时潮流对平家有利,源氏是逆流作战。

(3)单纯水战,平家要比旱鸭子源氏更加得心应手。

动画使用了赤间神宫所藏的坛浦海战绘图,图中最大的那艘船就是唐船。

平家的战术是,把重要人物转移到小船上,用唐船做诱饵,源氏误以为是旗舰,集中进攻,然后平家包围源氏。 下图为标准的唐船模型,动画作了比较准确的还原。日本从遣唐使时代就从中国学来的造船术,唐船象征着中日交往,代表了平家开放的贸易策略。

位于山口县下关市的赤间神宫,原名阿弥陀寺御影堂。 文治元年(1185年),在赤间关红石山麓阿弥陀寺境内奉葬安德天皇。建久2年(1191年),在御陵之上创建御影堂。明治维新后,废阿弥陀寺,御影堂改称“天皇社”。明治8年(1875年),列格官币中社,改称赤间宫。昭和15年(1940年),升格为官币大社,改称赤间神宫。昭和40年(1965年)新神殿竣工,改成了龙宫的样式。 坛浦海战中平时子抱着8岁的安德天皇说“海底之下也有龙宫”,于是纵身跃入大海。如今,代表赤间神宫的神门水天门,以红白相间,水天门的主体建筑也仿造成龙宫的样子。 神宫后侧安置三座高十三层的水天供养塔,奉安德天皇为久留米水天宫的水神。也成为日本有名的水神,安产之神。 在阿弥陀寺旁,还有祭祀平家在坛浦自尽的“七盛冢”。

赤间神宫另外供奉着目盲琵琶法师无耳芳一的“芳一堂”。

小林正树电影《怪谈》中源平合战的镜头,虽然画面不如现在的东西清晰,但是在历史感还原方面,是相当高超的,电影此时是可以和艺术划上等号。 镰仓初期,阿弥陀寺院外经常出现弹琵琶的无耳芳一,因为他琴艺精湛,他弹唱的《平家物语》流传开来,以至于吸引了平家的亡魂,如果感兴趣可以详见小泉八云的《怪谈》第一个故事。如今无耳芳一已经成为《平家物语》的象征,在1964年小林正树导演的电影怪谈四部曲之《无耳芳一》中,芳一在阿弥陀寺弹唱《平曲》的镜头是电影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戛纳奥斯卡奖项拿了一堆,小林正树与黑泽明是可以平起平坐的导演,他的怪谈,可以说是日本的聊斋,也为后来日系恐怖电影打下了一个基础。

现在的赤间神宫还有芳一的木雕像。

又有海豚一二千只,从源氏方面向平家方面游去。大臣殿召见阴阳道博士安倍晴信,使占卜道:“海豚虽然成群结队,然而如此之多却未尝见过。是吉是凶,请占断之。”断曰:“如果海豚开口呼吸,由此折回,则源氏必灭;如果不改方向,直游而来,则我军危殆矣。”

动画中生动的还原了小说这经典的一幕。动画中的海豚为里氏海豚。

里氏海豚也叫灰海豚(学名:Grampus griseus)。灰海豚属仅有灰海豚1种,由于无喙,上颌没有牙齿,下颌前端与头部前缘等齐,喷气孔位于头顶部等独有特征,所以也有分类将其单划为1科,即灰海豚科。灰海豚身体前面部分很粗,后面部分很细。头部较圆,无吻实。从侧面看,它头部的形状很像领航鲸,但额部不呈膨隆状,头部前端正中线处略微凹陷。口裂非常大,略微向后上方倾斜。

10:31—17:14对应原著第十一卷第九章<安德帝投海>,第十一卷第十章<能登殿之死>,第十一卷第十一章<神镜返京>。 坛浦合战的转折点无疑在于海潮方向的变化与阿波重能的反叛,本来兵力不占优势,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失败。此时,平知盛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来到安德天皇的御船上,作最后交待。主要人物的最后结局,动画仅仅刻画了几个,在这里总结一下。 平时子与安德天皇跳海,三件神器中的宝剑因此失落。 平时忠(平时子之兄),抱着装有八尺镜的唐柜准备跳海,但是不小心勾到船舷,被源氏擒住。因此神镜安然无恙。 平教盛与平经盛兄弟俩背着碇石跳海。 平资盛与兄弟平有盛以及堂兄弟平行盛跳海。 平宗盛与其子平清宗(右位门督)不敢跳海,被擒。 平宗盛乳母之子,飞驒守藤原景家之子藤原景经战死。 平教经,平家中单兵作战实力最强的人,源氏很多武将一起上也干不过的人,最后是精疲力尽,一手抓住一个源氏武士跳海。 平知盛与他乳母之子伊贺平内左卫门家长,一人穿两套铠甲跳海。 安德天皇的弟弟守贞亲王(二皇子,也是后来第86代后堀河天皇)安全。 平信范之子平信基、平时忠之子平时实、藤原知通之子藤原尹明,平宗盛之子平宗亲等人被擒。 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礼门院。

“海浪之下亦有皇都”。

动画中有一个细节不对,就是平时子抱着安德天皇跳海时候,是一只手,另一只手抱着装有八尺琼勾玉的木箱。腰间插着天丛云剑。最后箱子浮上来,宝剑永远消失了。

17:15—23:03后白河在大原光寂院造访已经出家的建礼门院。 动画此处时间线从寿永四年(元历二年,文治元年)1185年跨度到文治二年1186年。省略了源氏对于平家的处置,因为山田尚子同情平家,可能也有关西瞧不起关东土包子的心态,虽然山田出生在关东,但是早早就搬到关西,精神属性是京都人。众所周知京都人在日本是看不起其他地方人的,我很欣赏这份孤傲。 那么我用年表形式,把中间的空白补上。 1185年4月11日,源赖朝收到平家败亡的消息。 4月14日,后白河派高阶泰经作为使者到镰仓赏赐源赖朝。 4月26日,源义经等人凯旋回京。 5月1日,建礼门院出家,住在京都东部的吉田山中。 5月7日,源义经押解平宗盛父子去镰仓。 5月15日,源义经写下《腰越状》,此时他与源赖朝实际上已经关系破裂。 6月23日,平宗盛父子与平重衡分别在京都六条河原与奈良般若寺被枭首。 7月9日,京都大地震。

8月14日,改元文治。 8月22日,文觉上人将源义朝的骸骨交给源赖朝。 9月23日,镰仓决定将平家在京都的其余人等流放诸国,平时忠流放能登国,平时实流放上总国。平时忠在临行前还去吉田看望建礼门院。 10月17日,源赖朝派土佐房昌俊刺杀源义经,失败。 10月18日,后白河院宣讨伐源赖朝。 11月3日,听到源赖朝要讨伐自己的源义经,逃出京都,前往西国。到是出海时,遭遇风暴,只有回到京都躲藏。 11月7日,北条时政率军上洛,讨伐源义经、源行家、源义宪。

11月11日,后白河院宣讨伐源义经。 12月,北条时政在京都搜捕平维盛的家人。后来文觉上人求情,保护了六代,但是在建久九年(1198),源赖朝在临死前,还是杀了六代。 文治二年(1186年)四月,法皇拜访建礼门院。

建礼门院是山田尚子主要刻画的人物之一,对于女性心理之细腻描写,都以她特有的动画语言表达了出来。在原著中第十三卷也即著名的<灌顶卷>中,全卷都只在描写建礼门院,作为平家所幸存的不多人,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于建礼门院寄托了无限的感情。 动画最后这一段对应原著第十三卷<灌顶卷>第一章<女院出家>、第二章<迁居大原>、第三章<行幸大原>、第四章<六道>、第五章<女院逝世>。是唯一全卷都反映到动画中。 文治元年(1185)五月一日,建礼门院出家吉田。受戒法师是长乐寺(最澄所创建,延历寺的别院,位于京都市东山区圆山町)阿证房上人印西。布施物安德天皇的直衣,这件衣服后来被缝制成幡幢悬挂在长乐寺的佛龛之前。建礼门院出家那年29岁。 七月九日京都大地震之后,建礼门院迁居大原山(山城国爱宕郡八濑村,今京都市左京区以北之山),寂光院(位于京都市左京区大原草生町),延历寺之天台宗尼寺,圣德太子创建,首代主持是太子的乳母照姬,还有一说是良忍创建。从时间上来说,前者可能性大。 史载,文治元年长月(日本雅称阴历九月为长月)迁居大原。后白河就是在此处造访建礼门院。 文治二年,北祭(阴历四月中旬酉日)已过,后白河与藤原实定(德大寺),藤原兼雅(花山院),源通亲(土御门)等公卿六人,殿上人八人,还有北门侍卫数人,前往大原。

马兰 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田边菊,是日本常见植物,每年5-9月开花,此处表明了后白河在春天造访建礼门院。

后白河经过了鞍马街道(从静原到大原之道路),参观了清原深养父(丰前介清原房则之子,清少纳言之曾祖父,元辅之祖父)所创立的补陀落寺(位于山城国爱宕郡大原),以及小野皇太后宫(为第70代冷泉天皇皇后,后为皇太后,藤原教通三女,名欢子,出家后隐居于小野)。在卯月(日本阴历雅称)二十日,抵达寂光院。 动画中省略了很多情节,原著中后白河是先到达寂光院,碰到一位老尼,此人是藤原通宪(信西)之女,人称阿波内侍,她的母亲纪伊二位是后白河的乳母。当时建礼门院与平重衡的夫人在山里菜花。 平重衡夫人在原著第十一卷第十九章<重衡被斩>中有记载,她是藤原邦纲之女,《平家物语》的注释中考证了,她的生夫就是藤原邦纲,不是藤原伊实。名大纳言佐殿,是安德天皇的乳母。 于是后白河就等建礼门院,动画中直接安排两人在山里偶遇。

前为女院,后为佐殿。所穿的衣服是尼姑特有的缁衣。《红楼梦》中讲惜春出家: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就是这种缁衣。 女院手中拿的花,原著也有记载是杜鹃花。

似可体会天人五衰、生者必灭之悲。人间之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感同身受。四苦八苦,无一不备。 “我虽然还活着,但已经历过天上、人间、恶鬼、修罗、地狱、**六道。”

龙宫之说来自于二位尼安德天皇跳海,建礼门院梦中碰到她母亲,其实龙宫也不是极乐净土,所以平德子日后念佛诵经为平家一门冥福。

六道篇中,平德子叙述了自己的一生,平家的一世。整本《平家物语》的内容,在这最后一篇被升华。那是日本武士崛起的时代,那是日本贵族没落的时代。平家身兼贵族与武士的双重角色,看到了荣华,也体验到了心酸。虽然最后消失于历史的风尘之中,但是平家依然被后世许许多多人记住,比如山田尚子。

如今京都寂光院的正殿供奉着2米高的地藏菩萨,即动画中后白河看到的那个,是菩萨,也是旅人、女性与孩童的守护者。因为平德子守护安德天皇,所以日本很多有小孩的家庭也来寂光院祈祷。

寂光院就像我前面说的是圣德太子创建,那是日本的皇家寺院,即使落寞的平德子依然住在皇家寺院,她是第三代主持,寂光院还有一美丽的名字尼姑庵,远离京都,一片寂静,当然少不了历史的沧桑。在众多京都寺院中,我对寂光院的喜爱是排在前面的。动画此时的色调偏暖,可以说那就是平德子的心境。

矢筈豌豆 我觉得有隐喻的意思,这种植物可以食用,救灾的意思。

杂色山雀

动画中有些植物是日本古代著名的风物,一般出现在和歌中。有些属于现代的,或许动画取景时,直接写实还原也有可能。

木槿花与白色石蒜花 木槿花是一种朝开暮谢的花,象征平家盛衰之因果。白色石蒜花盛开于天堂之路,在佛教中代表天上之花,象征了建礼门院的冥福。

动画结尾以开篇诗作尾,预示着历史的轮回。

后白河、熊谷直实、静御前、浅葱、平资盛,五人分别说出“祇园精舍钟声响”,这五人在一生当中都体会到了佛教的盛衰无常。

后白河在建久三年1192年去世,他的一生经历了平家的崛起与败落,经历了贵族的败落,经历了日本第一个武士幕府的建立。熊谷直实在杀了平敦盛之后,体会到了人生之无意义,也出家了,原著中有记录。静御前即源义经的爱人,是白拍子矶禅师的女儿,源义经后来死在平泉,他崛起之地也是他死亡之地。当然动画中没有说,静御前也体会到了人生之无常。浅葱是琵琶的母亲,自然体会最深。至于平资盛为什么出现,其实日本史料中有一种说法,平资盛在坛浦并没有死,后来的织田信长传说就是平资盛的后代。所以动画在最后安排平资盛出场,山田尚子是真的喜欢关西,喜欢京都,喜欢平家。她宁愿相信这个传说。

采用郑清茂的译文 祇园精舍之钟声,有诸行无常之响; 沙罗双树之花色,显盛者必衰之理。 骄奢者不得永恒,仿佛春宵一梦; 跋扈者终遭夷灭,恰如风前微尘。

《平家物语》分析本篇完结

 6 ) 文学经典改编的动漫,每一帧都是一幅画

“祗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传法,盛极必衰是沧桑。富贵骄矜难持久,只如春宵梦不长。耀武扬威终迟暮,唯作风前尘土扬。” 拥有“未来之眼”的琵琶弹拨琴弦,吟唱着这首平家的悼词,这个曾经享尽荣华、显赫一时的家族蕞终还是没逃过“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消失在了时代长河之中。 《平家物语》这部动漫的画风真是美轮美奂啊,除了展现平安时代的古朴风雅,还有春花、夏荷、秋叶、冬雪,四时流转的自然规律,就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历史规律一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画风的清淡雅致,更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一代大家族覆灭的悲凉宿命感。 虽然日本的经典文学《平家物语》和《源氏物语》有被对标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但感觉动漫版的《平家物语》有点像两者的结合,既有平氏家族从声名显赫时期到蕞后坛之浦之战全军覆没的描写,也穿插了人物的描述和特写,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看重皇恩又割舍不下亲情的平重盛一直在父亲平清盛和法皇之间艰难周旋,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羁绊,一边是武士对于忠诚的信仰,虽然阻止了父亲的造反,但蕞后郁郁而终。对平重盛多一分滤镜是因为配音的是樱井,沉稳磁性的声线,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容貌清秀、风雅和善、擅吹笛子的平敦盛,从敌阵脱困后本来入海上船即可活下来的,但因敌将一句“武士岂可背对敌人”,为了平家的名声,放弃了逃生机会,选择以武士之姿与对方决一死战,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蕞后惨遭砍首。 平清盛的女儿德子夫人,因为政治联姻嫁给了高仓天皇,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渐生感情,还生下了天皇的长子,即后来年幼的安德天皇。她一直夹在平氏家族和皇室的权力斗争中,虽然极尽尊贵,但始终是一枚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棋子。她只反抗过一次,就是拒绝父亲要她在丈夫去世后嫁给法皇。在目睹丈夫、父亲以及亲族们一一去世后,又亲眼看着母亲抱着自己年幼懵懂的孩子跳海自尽,见证了亲族覆灭的残酷景象。自杀未遂的她后来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出家为尼,在寺院中度过后半生。 动漫里除了这几个印象比较深的人物之外,还有一些情节也挺好品的。看完动漫种草了原著,书上周末收到了,准备开启阅读之旅~

 7 ) 琵琶的合理性与矛盾性

《平家物语》相传是信濃前司行長在皈依佛教后传给生佛盲僧(琵琶法师)的军史小说,经过了漫长的口传后,现今流行的是以沙门觉一一派为基础翻译的版本。《平家物语》在故事上虽然着重于平家盛极转灭亡的十年间发生的奢靡、战争与死亡,但是整体时间线长达数十年。并且《平家物语》不仅语言体系复杂,叙述方式也兼用传记体与编年体。比如说动画第二集里的《祇王》便是以传记体写下了祇王与佛的故事,而在《額打論》、《清水寺炎上》则以编年体的方式讲述了延厉与兴福二寺的争执。这大概也是科学猴在处理整部动画时,刻意设定了年幼琵琶经历现在、预知未来和年长琵琶传唱过去的双重叙述的原因之一吧。科学猴团队在处理(叙述方式复杂、时间线不统一)这个问题的时候,选择了一个非常讨巧的方式,那便是让传唱者的琵琶法师变成了“经历者”。由此一来,以生佛法力预知未来、唱诵过去显得更为合理,更使动画中第一人称视觉显得更为合理。在这一层面来说,科学猴处理的非常巧妙。

可问题在于,要将原本不存在于原作中的人强行插入,又不改变故事的叙事主轴,就会使琵琶在剧中显得非常的突兀与矛盾——特别是动画又将琵琶作为剧中的主角(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创作,此处即是动画创作的惯性,又是商业上(针对受众)的讨巧。琵琶的矛盾在于少女琵琶受重盛救命、养育之恩却看着他死去、眼睁睁看着她喜欢的德子死去却沉默不言。如果以经历沧桑的成人僧侣来说倒显得合情合理,但是一个少女琵琶,在剧中看起来情感丰富,天真可爱却又对人之生死异常冷酷。单纯用开头的“杀父之仇”和“父命如山”来解释有些牵强了。

另外暂时失去了汤浅监督的科学猴团队以前两集的叙事来看,在创作上仍然显得过于“保守”和“正统”。特别是第二集中没有展现出平清盛对祇王的冷血无情,一切看起来也是平淡如水,和乐融融。事实上《平家物语》中有许多流泪和各种死亡的描述。在《祇王》里,祇王和佛都是有情有义之人,却因为平清盛莫名其妙的蛮横,造就了两人的“悲剧”。祇王被赶出府邸,天天以泪洗面,被威胁去给佛解闷,去了也只让在下坐等候。佛想请祇王来房中或者出去接见,却被清盛回绝。自己跑去找祇王让她唱歌。祇王边哭边唱,竟然让清盛甚为开心。后来祇王一家出家,佛也在内疚、恐惧中出逃,找到祇王一家恳请原谅并提出一起修行,这才抛弃了尘世杂念,共同前往极乐净土(详细讨论中有写到)。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猴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选择了更温和的方式。平清盛霸道跋扈的形象也被塑造成了一个“老顽童”的形象。在这些处理上,可能会对阅读过原著的人产生一些观赏上的隔阂。说白了就是进行了低龄(全年龄)化的处理。不知道后续面对平家各人死亡的时候,会如何处理。

不过既然是改编,自然就会混入创作团队本身对故事的思考和解读。《平家物语》动画版的整体质量优秀,可称为佳作。无论是视觉艺术上还是配乐、故事发展上来看,都是不愧于科学猴名声的质量,也让很多动画制作公司难以望其项背。日本古代社会的动荡、贵族与武士的矛盾、日本佛教的政治、武装斗争,战争与世间风情在接下来的半年内让我们用最轻松的方式去享受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短评

女主与平家建立联系太过儿戏,像是童话故事,看时还以为是在看轻小说,后来才知道竟然是严肃文学!说实话放轻小说这情节安排都是不合格的。另外配乐的感觉突兀,仿佛走错了片场。严肃历史类作品用现代感配乐并非不可,优秀的如《来自新世界》,把厚重与未来感叠加,效果拔群。但本作几处对话场景的配乐可以说是吵闹了,还不如没音乐来的好。第二集,宫廷的戏做的是真的凌乱,但是小人物的部分挽回了些失分。

7分钟前
  • 茶雨风
  • 还行

啃过原著的表示,这样翻拍真的太友好了。如果不增加一个可爱的女孩作为主角,剧本直接按原著做出来,谁看得下去呢?

9分钟前
  • 鹤林
  • 力荐

美学确实高明,但那又怎样呢,故事实在是找不到亮点。

10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喜欢这画风。

11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祇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沙罗双树花说法,盛极必衰是沧桑。” 通过源平合战了解的这段历史,争来争去,竟双双没落,真的是世事无常。严肃小说改编动画还是挺有风险的,后继也是悲伤结局,喜欢这种风格的就去看看吧~~~

16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太喜欢了,接近完美。孤女寻母的线索非常巧妙贴合地琵琶法师传唱平家物语的原始设定,阴阳眼更强调了兴亡盛衰的宿命感。木刻版画风格的景色极美,室内设计细节精致,人物造型风格鲜明。画风完全承载住了故事的宏阔和幽美。(希望隔壁幼儿番不要动不动吹画风吹催泪了==

19分钟前
  • 虚清
  • 力荐

蛮失望的。技术层面无可挑剔,不愧是科学猴,但故事是不是讲得太平了?首先是出场人物多、没塑造,观众连人都记不全,不过毕竟这是人家日本的历史故事,本来受众就不是咱们这边,人物不熟悉、认不全是我的问题,我能理解。但是角色的立体度呢?历史进展的过程全部用画外音一笔带过,根本没有把角色真正融入到故事里面、没有把历史事件演出来,只是告诉你当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发生完以后大家当时的反应和之后的命运是这样那样的,然后呢?很佩服山田尚子尝试改编历史故事的勇气,但是成果真的不太行,历史故事不是这样讲的。

21分钟前
  • Valentine_
  • 推荐

平家的好是难说的。惯于在字韵上逐巧竞奇的本朝古典者,必对平白寡味的军记物语嗤之以鼻。琵琶法师的唱本对于这场“终至的没落”显然有两种书写的strates,夹叙的感慨既多且庸,但另一方面,眼泪须在这造作的涌流中称量出价值,无尽且无用的哀叹才创设出将「生杀」返归自然的淡漠。山田对于人物的凉薄处理是得原作的好处的。戛然消失,不必多叙其后,即说书人传唱平曲的“其后”本身。

25分钟前
  • 亜空
  • 力荐

先观望,希望是这些年日漫历史剧少有的正剧类型,别又整成那种糅合点历史背景和原著然后又拿来谈情说爱的俗套故事

28分钟前
  • 漱流。
  • 力荐

画风喜欢

32分钟前
  • 小笼包好吃
  • 力荐

琵琶不是一个小女孩 她是原著作者贯穿全书的宗教思想的化身 这部动漫 用琵琶的上帝视角让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 很自然的体会到作者的哲思和信仰 真的非常巧妙 光这一點就是满分!画面 画风 配乐 转场 分镜 都很美 搭配故事主线的悲剧色彩 美 惨的强烈对比 每个人的离开就是一朵花的落下 看得令人心碎 可以看出导演是一位女性 不论是琵琶一直追寻的母亲 还是最后留活的德子 还是琵琶作为女性神明本身 都能体会到女性在这个故事里的力量 虽然推动历史车轮的是男人 但是女人永远是希望之所在 人之本心的支柱 作为女性观众这个设定我很欣慰 整部动漫起承转合也很完整 最后一集的最后 一直重复着原著的第一句话「祇园精舍之钟声」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扣题 令人动容 真的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非常非常优秀!

34分钟前
  • 𝙆𝙪𝙖𝙧☾
  • 力荐

中间剧情确实有点垮,而且确实没想到十一话结束战斗(试想十一话从桃园结义到星落五丈原)。但是最后三集无论制作水平还是格调都高得惊人。山田的视角选择非常妙,吉田也算螺蛳壳里做道场了。全剧画面稳如泰山,牛尾的音乐令人惊叹。总之算是今年个人年度第一

37分钟前
  • Urbino
  • 力荐

空有华丽外壳的童话故事,无聊至极

38分钟前
  • KilKil
  • 较差

画面分镜美术太美了!

42分钟前
  • Carpe diem.
  • 力荐

古朴的画风还不错,不过这个造出来的阴阳眼少女的主角没啥好感度。这种厚重的原著删繁就简好好拍不够么,用生硬的都合主义塞进来这么个主角看着挺烦的。预感到下面就是一条按照书拍的线和一条制作团队自己捏出来的俗烂现代文化追求爱与自由啥的线。希望不要被我言中吧。

44分钟前
  • 希夷子
  • 还行

山田尚子的女性视角史书唱本不会长大的琵琶视角下,平家从盛极到衰亡的演义,乱世中的佛学氛围汤浅政明

49分钟前
  • CATCH-22
  • 力荐

精彩,感动。多看历史。如果三国演义也有这样一版女性视角的改编就好了。

54分钟前
  • 林药
  • 力荐

既有动画的纯真,也同时保留了历史的沉重残酷,甚至这样的反差还加深了原著中想表达的幻灭虚空感。琐碎的人物关系和事件被巧妙折叠进了短短十一集里,无论是改编的剧情还是剪辑都好完美精致。如果不是有一部这样的动画,我可能永远不会去主动了解这段日本的历史,更不要说读原著,但了解后会深深为之震撼,不亚于读中国的历史,甚至因为其中平行的相似,有更深的感慨。实在是要力荐的!

57分钟前
  • 子东文
  • 力荐

「祗园精舎の钟の声、诸行无常の响きあり。娑罗双树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あらはす。おごれる人も久しからず、唯春の夜の梦のごとし。たけき者も遂にはほろびぬ、偏に风の前の尘に同じ。」

1小时前
  • 碧花生
  • 力荐

山田尚子还是那么温柔……构图好古典,演出很细腻,每一帧都是艺术品级别,几个转场神乎其技,牛尾的音乐有一丝丝试验性质……b站在制作委员会高居三番,怪不得能同步上……

1小时前
  • 20个小明≯
  • 推荐